从维港到中环:再一次认识香港|十月行记

2024-10-07 754 0
作者: 郑晨烨 来源: 经济观察报

  维多利亚港的夜晚是迷人的。

  微风吹拂,灯火通明,水面上倒映着璀璨的霓虹,繁忙的渡海小轮缓缓驶过,激起层层波纹,打破了海面的宁静,将闪烁的光影揉进涟漪之中。远处的摩天大楼亮起灯火,其中透出的忙碌,又与港湾的平和相映成趣。

  维港不仅仅是海港,更是香港的缩影,是一段历史与现代交汇的故事开端。

  这片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自开埠以来,维港一直深刻影响着香港的历史与文化,见证了香港从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

  漫步在星光大道上,城市的喧嚣与海港的静谧交织在一起。熙熙攘攘的游人们在岸边漫步,时而拍照,时而只是静静观望,仿佛被这片无边无际的夜色所包容。

  香港总是给人一种矛盾的美感,白天的中环高楼耸立,节奏紧凑,人们步伐匆忙,但在那些狭窄巷弄中,依然能看到闲聊的街坊,也能看到在小摊前挑选蔬果的居民,市井气与现代感并存。

  来自黑龙江的“00后”田羽也于国庆期间跨越千里,来到了香江之畔,她上一次来香港还要追溯到2018年的暑假,五年过后,璀璨的维港、惬意的太平山、热闹的铜锣湾,表面上看,香港的一切对于她而言都没有变化。

  但五年前当她走在尖沙咀的大街上时,她感觉彼时的自己比后来出国留学时还要紧张。“不敢跟人说话,一张嘴东北话讲出来怕人家瞧不起,不敢问路,去餐厅不敢点菜,没带现金、八达通基本寸步难行。”田羽回忆说。

  而今日的香港,让她从内心感到亲切。看到国庆期间街头巷尾飘扬的国旗和区旗,田羽走在路上不由得轻声哼起“歌唱祖国”的旋律。

图片

  (国庆期间的香港,街头巷尾飘扬着五星红旗 郑晨烨/摄)

  “羡慕住在深圳的人,每天都可以来香港逛逛。”田羽说。

  夜幕降临,田羽登上了太平山顶,维港两岸的高楼大厦如同星河倒影,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东北人的两次香港之旅

  田羽上一次在香港旅游,还是2018年。当时的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繁华依旧,但内地游客与本地居民之间的文化和语言差异,放大了田羽的局促感。

  尤其是在尖沙咀和铜锣湾这些商业区,田羽感受到的不是热情好客,而是一种淡淡的冷漠:餐厅的服务员不愿意,也不会用普通话交流;街头指示大多是繁体字,支付手段则主要是现金……

  总之,在田羽彼时的印象里,香港既熟悉又陌生,既繁华又疏离。

  因此,这一次国庆假期,她原本并没有计划再次前往香港,相反,她更愿意去澳门。在田羽眼中,同为特区及湾区城市,澳门在她心中的感觉更好。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