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煤炭反腐风暴:支柱产业如何沦为“高官生意”?
一些政客不仅通过腐败中饱私囊
也会将很大一部分收益
捐赠给自己的政党
用于竞选乃至贿选
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
来自世界最大露天焦煤矿的数百万吨煤神秘“消失”,引发蒙古国牵涉范围最广的反腐败大案之一。在官方宣布今年为“反腐年”后,蒙古国法律内务部长尼亚木巴特尔近日透露,从去年开始调查的该国最大国有煤炭企业腐败案,已牵涉200多人,包括至少6位现任国家大呼拉尔(国会)议员、多位前总统、现任或前任部长等。为调查此案及之前的积案,蒙古国政府正争取从全球23个国家引渡超过100名嫌犯。
在蒙古国从半总统半议会制向议会制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牵涉诸多政要的打击“煤贼”行动,也被在野党及一些批评人士视为“政治报复”。蒙古国下一次大选将于 2024 年 6 月举行。该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认为,一个更强大的政府将有助于解决长期未能根治的腐败顽疾。
“当前,蒙古国陷入了严重的领导层危机,人们似乎很难找到道德高尚、不贪腐、不撒谎的政治家,但请相信蒙古国的下一代。”蒙古国立大学教授达木丁苏伦(Damdinsuren)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蒙古南戈壁省塔本陶勒盖煤矿。图/法新
“大人物”的生意
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以南600公里,洗煤厂、发电站矗立在广阔的黑土上,各色运煤车在蜿蜒交错的土路间奔波。
这是南戈壁省塔本陶勒盖煤矿的日常。在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焦煤矿,矿井旁陡峭、锐利的山脊是持续大规模开采的痕迹。此处探明煤储量超过60亿吨,与奥尤陶勒盖金铜矿并为蒙古国两大支柱性矿业资源。而占据该国出口额八成以上的矿业,本身又是蒙古国经济的支柱。
2011年以来,国有巨头额尔德尼斯-塔本陶勒盖公司是煤矿的主要经营者,至2022年底累计营收超过12万亿图格里克(约合237亿人民币)。然而,2022年以来,蒙古国独立反腐败局(IAAC)等机构发现,该公司过去十年出口煤炭的记录,与其主要出口国海关进口记录存在差额。有国家大呼拉尔议员称,总计凭空“蒸发”的煤炭多达约650万吨,超过蒙古国2022年出口煤炭总额的五分之一。虽然有政府官员称该数据不准确,但承认涉案金额“巨大”。
2012年,蒙古国前总统恩赫巴亚尔因挪用宗教赠礼及违规将国有酒店私有化获罪;2019年,国家大呼拉尔主席恩赫包勒德曝出选举舞弊丑闻。这些高层腐败案都曾震动全国。但这一次,腐败触及国家经济根基。“我国收入主要靠煤炭,小孩子都知道这一点。”乌兰巴托主要报纸《世纪消息报》(Zuunii medee)的评论写道。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