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内,中美高层密集互动,释放三大信号
自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18日至19日访华以来,一个月内,中美高层密集互动,对话沟通、坦诚务实、达成共识成为近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的高频词,吸引全球目光。
7月13日,中美高层迎来最新一次互动,在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应约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这也是双方一个月内的第二次会面。
7月13日,王毅在雅加达应约会见布林肯。图源:外交部网站
王毅指出,美方需要反思导致中美关系陷入严重困难的症结所在,需要把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真正转化为具体行动,更需要把拜登总统多次作出的一系列承诺切实落到实处。
王毅表示,双方要从具体事情做起,坚决阻止“灰犀牛”,妥善处理“黑天鹅”,彻底搬掉“拦路虎”,为中美关系的稳定积累条件、排除干扰。
上述会晤的消息发出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近来,美中两国稳定双边关系的努力得到了加强。
报道还指出,拜登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告诉CNN,拜登政府认为美中两国“在外交节奏上正在恢复正常”。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就在4天前,美财政部部长耶伦刚刚结束访华行程,而3天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又将来华,与中方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深入交换意见。
与此同时,对于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将于近期访华的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也表示,对雷蒙多访华持开放和欢迎态度,正就此与美方保持沟通。
中美在军事层面能否恢复接触同样备受关注。12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约会见美国助理国防部长拉特纳,要求美方采取行动排除障碍,推动两国两军关系逐步重回正轨。这次会见被多家外媒称之为“罕见”“不同寻常”。
可以说,高频率、多领域、高层次已成为本轮中美互动的鲜明特点,同时也向国际社会释放了明确信号——
第一,为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带来积极预期。
众所周知,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制定错误的对华政策,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困局,跌至低谷,也让国际社会普遍对中美关系现状感到担忧。
近期,美方反复表示希望向前看,实现翻篇,回到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的轨道,也多次提出布林肯国务卿仍希望尽快访华。最终,经双方商定,布林肯于6月18日至19日访华。
布林肯访华期间,中方提出了稳定中美关系的方向和路径,重申了中方在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的底线红线。中美双方也达成了积极共识和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双方同意共同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有效管控分歧,推进对话交流合作。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