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自由贸易和竞争,没感到中国车企的威胁

2024-04-17 408 0
作者: 熊超然 来源: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德国总理朔尔茨在2021年上任之初曾承诺,其政府将改变德国与中国的经济依赖关系。三年后,有关‘减少对华依赖’的论调已被其他呼声所取代。”

  通过观察朔尔茨此次访问中国,《纽约时报》当地时间4月16日发现,这位德国总理面临着一个微妙的情况——既要承受来自盟友的压力,也要平衡本国经济的出口导向型需求。尽管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希望中国缩减在绿色能源领域(包括电动汽车)激增的出口,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期访华前后还大肆炒作所谓“产能过剩”,但与此同时,德国企业的高管不仅渴望维持在华业务,甚至还希望继续扩大。

  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中,有两家企业的高管此次就随朔尔茨来到中国。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就明确表示,退出中国不是选项,而是要扩大其公司在华地位;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更是强调“自由贸易和竞争”原则,并直言“没有感受到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威胁”。

      报道首先指出,中德关系依旧紧密,特别是在经贸领域。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为1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1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创下历史新高。与美国和日本的企业不同,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几乎没有减弱的迹象。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关系中,德国扮演着非常特殊的角色。”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斯·曾莱恩(Max J. Zenglein)指出,电子产品和电子技术,以及机械和化学品,仍然是德国对华重要的出口产品。“随着美日等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更为尖锐,德国在获得技术和资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方面绝对处于优势地位。”

  4月16日,朔尔茨在北京强调了德国企业在帮助中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的作用。“过去两天,我随商业代表团访问了重庆和上海,德国企业为中国的增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教授表示:“中德一直互为重要经济体,中德经贸合作也一直是中德合作乃至中欧合作最主要、最基础的领域,过去曾被称为‘稳定器’、‘稳定锚’或‘压舱石’,尽管德方现在强调所谓‘去风险’,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两大经济体之间最主要的利益其实就是经贸合作。”

  然而另一方面,同为德国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不断炒作渲染对于“中国商品涌入”的担忧。就在上周,她还曾声称,对于欧洲仍然是最后一个对中国全面开放的市场,她“深感担忧”。

查看余下6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