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liu:中国罕见发出核谈判邀请,美国不知所措
据《纽约时报》2024年4月18日报道,面对中国罕见的核谈判邀请,美国不知道咋办。
上世纪中叶,美国和俄罗斯迅速积累了数千枚核武器,而中国却置身于军备竞赛之外,将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和扩大地区影响力上。
在那些年里,北京确实制造了数百枚核武器,但中国领导人坚称,他们的武器库规模不大,只是为了自卫。自1964年中国首次进行核武器试验以来,中国一直高声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永远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这种立场,再加上“最低限度”威慑的既定战略,并没有像俄罗斯的威胁那样引起美国人的恐惧、厌恶和关注。
如今,华盛顿对中国的核野心越来越感到不安。五角大楼称,北京将在本十年末把核弹头数量增加一倍,从500枚增加到1000枚。美国高级官员公开称,这一发展是“前所未有”和“惊人的”。中国大幅扩建了核试验设施,并继续在该国北部建造三个新的导弹场,最近在那里建造了300多个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
中国从一个小型持核国转变为一个核大国是历史性的转变,它颠覆了整个原子时代世界微妙的核武器两强平衡。俄罗斯和美国的核武库——它们的增长、削减和遏制——定义了这个时代;维持两国之间不稳定的和平取决于开放的沟通渠道、核规范的协议和外交。
中国几乎不存在这种核框架。在华盛顿,如何准确解读北京急剧的核建设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美国官员说,在最好的情况下,这说明中国官员正在努力赶上美国和俄罗斯——美俄两国的核储备对中国保持着大约10比1的优势;在最坏的情况下,他们认为,这是北京在大张旗鼓地试图阻止美国保护台湾不受中国入侵,而台湾最有可能成为美中两个相互竞争的超级大国之间发生武装冲突的导火索。
事实上,没有人知道中国在计划什么。与对待国内政策的方式一样,中国政府很少公布有关其核意图、战略或目标的信息,同样也不愿意参与军备控制。
直到现在才开始改变。
今年2月,中国罕见地提出开展核外交,公开邀请美国和其他核大国就一项条约进行谈判,在该条约中,各方承诺永远不会首先对彼此使用核武器。2月26日,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孙晓波在日内瓦表示:“这一政策保持高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透明性,其本身就是对国际核裁军进程的重要贡献。”
这个邀请来得很意外。虽然北京长期以来一直声称在这个问题上比其他核大国更有道德优势——中国和印度是仅有的两个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核国家——但以这种公开方式开启谈判是中国多年来从未做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