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人的高考填志愿指南,别再重踩过来人的坑了

2023-06-30 679 0
作者: 逻辑猫 来源: 微信公众号:网易数读

  上个月末,一则“导师上天了”的消息让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桂海潮全网刷屏。

  大家吃瓜的同时,也感慨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又一次上演了。36 岁的北航教授桂海潮在云南施甸县的偏远大山里长大,去北航求学九年,如今成为中国史上最年轻的航天员。

  桂海潮填下志愿的 2005 年,信息还相对闭塞,报志愿时考生们往往是两眼一抹黑。

  将近二十年过去,随着互联网对信息壁垒的消解,考生们已经不再是一座座孤岛。然而,现在报志愿的考生们似乎更焦虑了。

  填高考志愿,比高考还刺激

  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轨迹改变的决定时刻不仅在奋笔疾书的考场上,还有志愿填报的短短几天。

  正所谓“七分靠高考,三分拼志愿”。如果没搞明白报志愿这件事,十几年寒窗苦读的付出很可能会付诸东流。

  比如 2020 年广东一考生考到了 985 的分数,但志愿却填了“民办三本” [1]。然而也有人报志愿时锦鲤附身,2021 年云南一考生高考成绩仅比一本线高 1 分,却成功“捡漏”北大 [2]。

  报错志愿有多痛苦,从知乎上各类“在xxx就读是种什么体验”的回答中,就可见一斑。无数被大学生活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大学生,都在身体力行地劝后来人“快逃”。

  截至 2023 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共计 3072 所 [3],细分出来有 792 种专业 [4]。令人眼花缭乱的学校和专业,简直是选择恐惧症患者的地狱。

  面对纷繁复杂的选择,不少考生和家长都在知乎做起了志愿填报攻略。在今年高考期间及志愿填报前期,知乎上“高考” 相关内容搜索量高达 3340 万,内容浏览量约 2.4 亿。

  而当站在报志愿这个人生岔路口时,小城市或者偏远地区的考生或许是最迷茫的一群人。因为家人们能提供的帮助有限,独自做出抉择的他们更渴望在网上找到专业的建议。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一项在宁夏进行的研究发现,农村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存在信息缺失等困难,在专业选择和录取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而当研究人员向学生们提供“本科专业对应起薪”这一信息后,22% 的考生决定改变他们的专业选择意愿,选择经济回报更高的专业 [5]。

  知乎数据显示,在高考和志愿填报期间,高考相关问题搜索来源的城市排行数据里,相对偏僻的小城人均搜索指数非常靠前,比如江西吉安和上饶的高考人均搜索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次数。

  上大学的门槛正逐渐降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 1998 年的 9.8% 上升到了 2022 年的 59.6% [6]。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出现,也意味着中国正在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各行业都将涌入大批高学历人才。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