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掀起关停潮,经济学家预测:未来十年,“鸡娃”现象将会消失!
中国生育率暴跌,已经来到全球倒数第二的警戒线。当大家都不生娃了,学习竞争还会那么大吗?倾尽所有的鸡娃,还有必要吗?
林卉是青岛一家普惠幼儿园的老师,从业十年,她从没想到过,有一天会为了招生而苦恼。
“从三月就开始招生,要招七个班,现在连三个班都没招齐,直接多出四个班的老师”。
幼儿园招生开始遇冷,是近两年开始出现的窘境。
从前生源过多,许多家长为了一个学位,不惜半夜开始在幼儿园门口打地铺排队的火爆场景,跟如今门可罗雀的现象,简直呈现天壤之别。
从“一位难求”变成了“一孩难求”,生源的断崖式下跌,这不仅仅是一家幼儿园遇到的困境,而是千千万万家幼儿园共同面对的难题。
去年教育部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
幼儿园已经开始出现关停潮了。全国幼儿园比上年减少5610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比上年减少177.66万人。
这是最近15年来,中国幼儿园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曾经,家长使尽浑身解数去“抢学位”,未来,又是否会颠倒成各个学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保证招生人数呢?
如今如火如荼的鸡娃热潮,随着生娃率的断崖式下跌,又是否会有改变呢?
中国式“鸡娃”消失倒计时?
储殷教授被问到怎么看待当下“鸡娃”现象时,他语出惊人:不出10年,“鸡娃”现象就会基本消失!
因为,他认为,鸡娃实际上是一种有问题的现象,如果大家全渴望“成功”,说明环境是病态的。而打破鸡娃的困局,不仅有外力的推动,也有家长自我的觉醒。
1. 学业高压力,影响生育率
哪里鸡娃狠,哪里就生不出娃。
这是一个被反复证明的定律,不仅仅在中国,而是在整个东亚地区。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全球第一个生育率跌破1的国家——韩国。
但与出生率截然不同的是,韩国的补习班数量连年高涨,泛滥成灾。
光是首尔,一个城市有1.7万家咖啡店,但补习班却有2万4千多家,足足多出接近一倍。
韩国的“补习圣地”大峙洞,一栋大楼里的补习班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在韩国学生中有一句人人熟知的口号“四当五落”,意思就是:你每天睡四个小时,就能考上;多睡一个小时,你就要落榜。
所以,韩国被称为“卷到进化掉睡眠,卷到血管里流淌冰美式”的“补习班共和国”。
携程创始人、人口学家梁建章曾经分享过一组数据: 学习时长与生育率的关系。
在这个坐标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趋势——孩子的学习时长越长,这个国家的生育率就越低。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