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冲上3000点,背后深层原因是什么?

2024-09-29
作者: 陶叔 来源: 陶然纪

图片

  最近因为政策利好,股市突然进入牛市,沪指接连上涨百点,终于冲了3000点。

  在美国降息的背景下,国家显然下定了决心,要把股市托起来。这种国家意志背后,蕴藏了什么样的深意,需要好好说一说。

  01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件事:为什么前段时间经济不好,挣钱很难?

  这并非无病呻吟,而是普遍的现象。

  原因并不难找,因为房地产业逐渐熄火了。

  有人说,房地产并不等于中国经济的全部,还有很多行业红火得很啊,像新能源汽车、芯片、机器人、造船都在崛起,满世界攻城略地,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现在是处在新旧动能换档的阵痛期,等新兴支柱产业都发展起来就会好了。

  这种观点,其实把房地产业看简单了,也把新旧动能转换想容易了。

  在说清楚这两件事之前,先要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财富是怎么增加的?

  可能有人很快就给出了答案:通过生产商品,可以不断创造新的财富。

  如此回答当然是正确的,但是通过生产创造财富会遇到一个上限,叫做“有效需求不足”,意思是就算存在需求,但老百姓手里没有足够的钱买下生产出来的商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只能眼睁睁看着多生产出来的牛奶被白白倒掉。

  或许有人会说,钱少了很好解决啊,现在又不是用金银等贵金属当货币,直接去印就好啦。不少专家宣扬的大刺激、大放水、发放消费券,本质上都是这种思路。

  然而这条路走不通。印钱很简单,印出来之后该发给谁呢?随便投向市场,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甚至造成经济的崩溃。解放战争后期国统区的经济崩溃,起因就是滥发纸币。

  所以,光靠商品生产与消费,财富的增长是缓慢的,并且容易碰到天花板。

  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财富却可以实现快速的增长。

  假如你手里有种市场紧俏的资产,别人为了买到它,有可能出二倍、三倍、甚至十倍的价钱,那你的财富是不是很快放大了那么多倍?

  如果对这种资产的交易持续活跃,也就是流动性非常好,那么就会有人想办法从金融机构借钱去参与追逐。

  这个时候,国家悄悄印更多的纸币也就不会出问题了,因为市场中有真实的交易进行对应,多印的纸币精准地用来购买已经被放大了的财富,也就不会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

  实际上,现代社会的财富快速增长,就是由资产在交易过程的放大效应产生的。

  可以合理推测背后的原理:

  生产力每发展到一定水平,都有能力把社会财富总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实际上却受到购买力的限制而只能缓慢地增长。

  好在系统中有一个“后门”,通过资产的不断转手交易,就能实现财富值的迅速放大,从而从财富总量追上生产力增长的速度。

  当然,通过这种方式增长的财富也会有上限,如果超出市场的承受程度,泡沫吹得太大吹破了,又会造成资产的急剧贬值。

  02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房地产就在很长时间内充当了“财富放大器”的职能。

  这个放大器非常好用,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操作成熟简便。

  政府拆迁整理出土地,开发商拍下土地找银行抵押,银行评估土地价值放出贷款,开发商挪去摘下一轮的地,建筑商垫资入场开始盖房,买房人看了样板房交首付还房贷。

  每个环节的每一个参与者,都非常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都有烂熟于心的盘算方式,钱的来源与流向通畅,大家都接受整个游戏规则。

  第二、拉动效果好。

  一是资金量大。买地、设计、盖楼、营销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巨大的成本被放大,增长出惊人的财富数量。

  二是产业链条长。不仅是长,而且是超级长,让人找不到哪怕一个行业,不跟房地产发生任何关系。整个社会都被该行业发出的订单带动起来,共同营造出繁荣景象。

  第三、惠及层次深。

  虽然社会上骂房价贵的声音大,喊买不起房的抱怨多,但实际上除了特别贫困的人群外,大多数中国人即使掏空了好几个钱包,都买上了房,也吃到了房价上涨的红利,实现了财富的增值。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产业,能够如此深入地给各个阶层创造财富。如果套用流行的“做蛋糕”“分蛋糕”说法,这个行业既做大蛋糕,又让尽可能多的人分到蛋糕,皆大欢喜。

  第四、风险小。

  房子是实物资产,只要不遇上产品定位缺陷、施工质量问题、开发商暴雷跑路,手里拿着房子总归是安心的。

  买房子本质是买的所在地方的未来发展,从整体而言就是赌国家国运昌隆,只要经济持续发展,房价终归是会上涨的。

  广大群众下定决心买房,作为传给子孙后代的财富,就是看好国家未来,投资中国的持续发展,最终分享到的实际上是国运红利。

  正是因为具有简便、高效、普惠、风险小等四大优点,房地产成为最合适也是最成功的“财富放大器”。也是因为这个工具实在太好用,市面上还找不到完美的替代品,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没法摆脱“地产思维”。

  但是,留恋也好,依赖也好,中国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必然要与房地产挥手告别。

  原因非常明显,截至2023年末,城镇化率已经到了66%,剩不下多少增长空间。

  高层点名当前存在的三大风险:

  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与房地产,前两大风险也与房地产脱不了关系。

  一个恒大就炸出2万亿的大窟窿,放任下去不知道还会埋多少雷。这个产业再好用,也不能涸泽而渔弄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然而,拔剑四顾心茫然,除了它又实在找不出那样趁手的工具。

  有人把房地产比作夜壶,用一下就要藏起来;也有人叫它毒品,让各利益方吸了就上瘾欲罢不能。这都是不理智的污名化行为。

  还有人揭示房地产的本质是金融产品,属于非常符合实际的观点,却被广泛误读,将金融放大作用等同于炒作投机等乱象。

  少有人进行心平气和的评价,客观肯定该行业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样看不到“财富放大器”对鼓舞信心激发经济活力的积极意义。

  回过头来想一想,为什么前些年大家敢投资,敢消费?

  因为人们心里有底,房地产业红火,手里的财富不断增值能让人放心。这样的现实并不能一笔抹杀。

  在房地产业发展接近尾声后,新兴产业能不能顶上来,充当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不能光看该产业本身的重要性,还要从简便、高效、普惠、风险小等方面考察,看是否能成为新的“财富放大器”。

  如果没有以上优点,对社会整体的拉动就不够充分,生产再火热,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上不去,分配覆盖不到最广泛的人群,经济动能的转换就无法完成,转档期将会非常漫长。

  要怎样才能做到呢?

  03

  我们把眼光放宽广一些,看看西方国家是如何做的。

  它们的经济增长依赖房地产吗?

  并没有。

  但它们依然有“财富放大器”,就是发达的金融业。

  以美元霸权为根基,美国带着西方国家建立起空前繁荣的资本市场,向全世界供应花样繁多的金融产品。

  它们为什么不需要用房地产当财富放大器?因为人家绕开中间商,直接就用了金融产品。

  美国科技发达,背后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业非常强大,任何创造性的突破性的甚至疯狂的想法,都能通过合适的途径找到投资,进入资本市场,提前获得收益,大大加快技术成熟的速度。

  但是,美国的那套资本玩法远非完美,存在着巨大的缺陷:

  首先,脱实向虚。

  金融是大爷,实业是孙子。实业要跟人打交道,要应付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种麻烦事,隐藏着各种无法预知的风险。表面风光,实则苦逼。

  与之相反,金融巨子们只用在键盘上敲几下,就可从不同的市场之间倒腾吃到大量利差,来得既轻松又愉快。

  大批天才在高薪的诱惑下醉心于设计数字游戏,发明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让资金在金融机构中空转,无中生有地攫取大量财富。

  这样产生的财富,没有商品生产的支撑,也不对应真实的交易,实际上是金融业向全社会征税。

  在他们的数字魔法玩弄之下,任何实体产业的获利都相形见绌,人才、资金全被吸走。实体资本玩不过虚拟资本,造成了西方如今产业空心化的严重后果。

  其次,覆盖太浅。

  有余钱购买各种金融产品投资的,只是少部分人。金融的放大效应越强,越使得财富向金字塔尖端集中,拉大贫富差距。

  而在金融资本实际掌控国家政权的环境下,不可能对这样的格局做出真正的变革,反而动用各种PUA说词进行美化,鼓吹财富是资本家智慧、冒险与努力的结果。

  明面游戏规则的公平,掩盖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

  最后,风险巨大。

  因为美元霸权的存在,全世界的美元最终不得不流向美国,去购买各种真假难辨的金融产品。

  买到的是什么呢?

  背景显赫衣着光鲜的大佬,深奥理论背书政商名流站台,共同编织的可能不过是拆东补西的庞氏骗局;

  布局未来的黑科技,飞向太空征服宇宙的宏伟蓝图,可能隐藏着投再多钱也填不平的技术天坑;

  百年传承的银行,一言九鼎的认证机构,揭开盖子可能都不过是草台班子。

  银行破产、理财暴雷、股市泡沫破裂……直至周期性加息降息,故意制造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数不清的死法,把世界各国辛苦挣到的美元一笔勾销。

  美元本来就是无中生有,再在人为操纵下从有变无,一番乾坤大挪移,完成了对全世界的掠夺。

  所有的险恶用心,都被一句风险自负给合理化了。

  只有清醒地认识金融的本质,明白资本主义恶在哪里,才不会抱有天真的幻想,把外面的世界想得那样的美好。

  04

  历史的进程走到今天,需要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金融的定位。

  坚持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让金融真正造福于社会,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与资本主义根本性的区别。

  当下对金融业进行的调整,包括降薪、返还多余收入等,实际上就是给实体经济减负。

  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金融的积极作用,使其成为长期管用的“财富放大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房地产这个发动机已经落后了,必须要换。西方的经验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绝不能完全照搬,更要坚决避免落到它们那样金融吸血整个社会的地步。

  邪路不能走,要闯出新路。

  我们要找的“财富放大器”,仍然需要有简便、高效、普惠、风险小的优点,不然提供不了足够的经济动力。

  可以逐个考察现有的金融路径。

  银行存款。

  存在问题是利率低,收益少,跑不过通货膨胀的速度,基本没有放大效果,享受不到国家发展红利。

  国债。

  风险小,但只有固定收益,大多数人还买不到。

  股票。

  在很长的时间里,它不仅是投机客的赌场,更是一个玄学的道场。

  川普遇刺,竟然成了“川大智胜”涨停的原因,毫无正常逻辑可言。

图片

图片

  但是,从西方资本运作的经验来说,股票又是普通民众最方便的投资渠道。美国老百姓只要把余钱投入股市,买点跟随大盘上涨的指数基金,每月定投平时也用操心去盯着大盘,就可以分享国家经济成长的好处。甚至很多人就靠这笔长线投资,退休以后依旧可以全世界潇洒。

  要获得这样的结果,需要制造一个前提,那就是股票市场总体比较健康,把那样乌七八糟骗钱的企业清理出去。并且要不要急涨急跌,而是与经济共同成长,也就是从快牛变成慢牛。

  只有这样,才能让股市具备最重要的特征:普惠。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股市获得急需的发展资金;另一方面,广大国民找到放心的投资渠道,比把钱全存进银行要强得多。

  既然国家已经决定下场亲自操作资本了,那就说明已经思考清楚了未来中国金融发展的道路,为国民规划更丰富的投资选择:

  银行存款。无风险,量大管饱,只是收益低。

  国债。无风险,额度有限,收益略高。

  股票。指数基金定投提供普惠的投资收益,个股投资继续让冒险家寻找快乐。

  这样的结构一旦建立,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为人民造富,将不再是梦想。

  强烈希望这一次的尝试,能有让大众满意的结果。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