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如果进入不到实体经济,印再多的钱也没用

2025-01-02 1909 1
作者: 亚当特烦恼 来源: 亚当特烦恼

  大家新年好,今天来交流一个问题,那就是光靠宽松的货币政策,能不能加快经济复苏。

  上面已经明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实施降准降息,包括加大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力度。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2023的最后一天,央妈给市场交了一份重磅的报告单。仅仅12月份这一个月,就通过购买国债,向市场释放了1.7万亿元流动性。

  其中12月通过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净买入债券为3000亿元,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买入债券14000亿元,应该说,这波操作相当厉害了。

  而总结统计一下全年的情况,从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国债情况来看,央行从8月开始动手,全年买入1万亿。

  而从买断式逆回购买入国债的操作情况来看,央行从10月份开始动手,全年买入国债2.7万亿。

  也就是说从八月份到现在,央行向市场投放了3.7万亿了,应该说这波水放得可真的不小了。央妈已经很努力了。

  但是解决经济下行压力,当然需要更加充足的货币资源,但是当前的经济形势,光靠央妈一家努力是不够的。

  除了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更需要积极而有效的财政政策。

  因为央妈投放的货币,都会进入金融机构,然后需要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投放。而现在金融机构,很难把钱投放到实体经济当中,也就很难形成增量的发展资金。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具体来看看,金融机构投放货币的几个方向 ,一是地方政府,二是国有企业,三是民营企业,四是家庭部门。

  首先,金融机构投入到地方政府的钱,基本上用来化债和保证政府运行了,很少形成增量经济。

  其次,投入国有企业的钱,国有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扩张的动能不足。同时由于各种监管和考核趋严,也限制国有企业投资扩张,国有企业拿到的货币,也很难形成有效的增量经济。

  然后,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那些有规模的民营企业,很多都处在产能过剩行业,他们自身也不敢继续扩张,金融机构的投放也会相对谨慎。

  而对于大量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很难符合银行的刚性授信条件,也就很难拿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最后,面向家庭部门来看,老百姓如今都在缩减支出,不贷款,不买房,而且降低消费。所以面向个人的货币投放,也是严重不足的。

  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即使拿到再多央妈给的钱,目前很难大规模投放到实体经济当中。这就出现了货币流通的梗阻现象,出现了资金空转的现象,这对加快经济复苏肯定是不利的。

  显而易见,这个阶段,光靠央妈一家使劲不行,光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实现不了经济复苏的目标。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