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拥军,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
01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段视频网上被很多官微,甚至我们军队的微博都在转发。那么,这个视频是一个什么内容呢?
就是在武警重庆总队营区门口,傍晚的时候,一位女孩手提一袋零食靠近营区大门,被哨兵发现以后,放下东西转身就跑。哨兵在追人无果之后,把袋子里的东西打开清点,发现是各种各样的零食,还有一张署名路人甲的一个纸条,纸条上写着对武警辛苦执勤表示感谢的一段话。
视频被很多微博、自媒体转发,评价总的来说非常正面,各种各样的感动、溢美之词等等,认为这是好事。
但是,我看了视频以后非常不以为然。
02
我认为这实际上是把拥军拥属这样一个活动庸俗化了,这个事情潜藏着几个非常不好的因素。
第一,晚上向营区投放这种不明来历的食物,其实是没有人敢吃的。哨兵把食物交上去,指挥员不会允许大家吃。因为如果一旦有人中毒,没有人能够承担起责任。
第二,这个行为还潜藏着双重的风险,我们知道军营哨位附近都是军事禁区,有些地方,比如说港口、机场,附近警备更加森严,如果你悄悄靠近,然后放下一个袋子,对当事人来说风险非常大;再一个,如果这件事情形成了风气,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风险就会更大。所以这种行为是不能提倡的。
第三,我个人认为这种方式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拥军。它实际上是给军队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送了一些谁也不敢吃的东西。
从最善意的角度去理解,(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感动、或者自己证实自己的道德感,这其实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种滥情行为,和现在网上流行的情色化的什么“兵哥哥”,性质上是一样的,似乎人民解放军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戴,不是因为他们的宗旨、因为他们优良的作风、优良的素质,不是因为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而是因为颜值。
03
说到这,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人民共和国历史久远的拥军拥属拥政爱民活动是怎么来的。
拥军拥属拥政爱民活动从延安时期就开始了。当时直接的意图是为了建立更加紧密的军政军民团结,应对险恶的战争环境,就是毛主席的一句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拥军拥属和拥政爱民这样一个活动还有更深、更长远的含义,这个含义是什么呢?这一点,我在以前的一些文章里也提到过,就是毛主席从井冈山建军开始,经过三湾改编,古田会议确立了一系列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依据这种原则建立起来的人民军队,各个方面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都走到了前面,当时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落后是全方位的,各方面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