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仁:“两弹一星”精神万岁 ——庆祝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6周年


1.webp (1).jpg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同志在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再次号召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这是针对当前在我国高科技领域发展过程中,美帝国主义卡我们脖子,妄图扼杀中国的高科技事业,而国内一些人随之鼓噪:发展高科技研制花钱太多,成本太大,得不偿失,稳定经济是首要的等等谬论。这与当年毛主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的眼光,为了不受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威胁,在我国经济还很困难的情况下,排除一切干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打破反华势力对我国的“核技术”封锁,取得“两弹一星”以及核潜艇重大科研成果的过程十分相似,用历史事实告诉体科研人员,中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占领世界科技的高峰,“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逻辑应该倒过来。

  一

  “两弹一星精神”源于毛主席的决策,周总理的大力协调,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战士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否则就不可能有“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精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谈论“两弹一星精神”时,如果回避毛主席的伟大功绩,无视周总理的功劳,不是历史知识欠缺就是有意虚无历史。

  56年前的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帝国主义集团和苏联赫鲁晓夫集团对我国的核技术封锁,迈进了核大国的行列,增强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中国人民欢欣鼓舞,扬眉吐气。

1.webp (2).jpg

  我国的这次核试验成功,比美国科学家预料的要早5年,比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讲的提前了10年。正是这次核试验的成功,催生了我国氢弹、运载导弹、人造卫星以及核潜艇的研制,并且取得成功。

  1966年10月,我国又在第一次核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飞行试验。运载原子弹的导弹准确飞到试验区爆炸成功。从此我国有了自己的导弹核武器,又一次使世界震惊!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TNT当量为12.3万吨的小型氢弹原理验证空投爆炸成功,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和英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1967年6月17日又用飞机在新疆罗布泊空投了一枚TNT当量330万吨的“全威力氢弹”。

1.webp (3).jpg

  从原子弹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而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仅仅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

  1968年10月,我国第一艘攻击核潜艇在葫芦岛造船厂开始建造。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正式编入海军序列。在此基础上,研制的第一艘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也在1981年2月建成下水,1983年交付海军服役。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