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试论恩格斯晚年的历史合力理论


1.webp (18).jpg

   

  在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时,深深为恩格斯的历史合力理论所吸引,感到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恩格斯明确的历史合力理论,是在1890年9月间致约·布洛赫和致康·施采特的两封信中提出来的。恩格斯这样写道: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象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终归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1】

  恩格斯的这个思想——我理解——有如下含意:

  1、历史事变是诸种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所致的结果;

  2、在这个合力中,每种力量都对这个结果有所贡献;

  3、这个结果是自觉的力量和不自觉的力量的统一。自觉的力量是各个人的意志的总合,不自觉的力量是作为一般自然过程的历史必然性。这种不自觉的力量在历史领域总是采取自觉的力量的表现形式,而自觉的力量中的每一局部在历史的结果中总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在一个总的合力。合力就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

  4、不管单个人的意志多么多种多样,它们都只能最终是其经济利益的表现形式。因此,经济利益是分析这个合力的钥匙。

  与马克思、恩格斯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文章比较起来读,就会使人明显地看出恩格斯的历史合力理论与以前的文章既有内在联系的方面:这就是以经济的变更作为社会变更的基础,又有相互区别的方面。前者表现为它们都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后者则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马克思、恩格斯前期和中期的著作中,比较明确地着重强调经济力量和阶级斗争的力量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比如《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把“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归结为阶级斗争的历史,而社会的每次改造都是这种斗争的结果。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由于工人阶级的贫困化加剧,阶级斗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强调经济、强调阶级斗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它们绝对化,都是必要的。但是,作为宣言性的战斗鼓励和严谨和冷静的思考毕竟还不是一回事。到了八十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和平发展为恩格斯提供了可以暂时与具体事物较远,从而可以冷静地观察事物本质的社会条件。在这一时期,恩格斯的著作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是帮助各国社会主义党和社会主义斗争的信稿;二是总结性的,包括为完成马克思遗愿和遗稿的工作。这些著作的代表作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前者可以从中看出马克思《〈古代社会〉笔记》的思想脉络,后者也可以寻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踪迹。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同盟的历史》是一部留给后人研究的关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开端的提纲式的记录,第三类是发展性的,比如《自然辩证法》。显然,恩格斯关于历史合力的理论是属于这一类研究和思考的结果。和平的历史环境是科学研究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这样的环境也使恩格斯这一时期著作具有更多的理论色彩。这样的特点使我感到,研究恩格斯这一时期的思想有着特殊的意义。历史合力理论就是这一时期的思想财富之一。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