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年终回眸之:对臣妾主义批判的由来
01
—
有人说我是最近才开始批判胡锡进的言论的,这不对。
2018年12月底,《环球时报》召开例行年会,总编辑胡锡进在致辞时抛出两个观点,一是“与美西方的关系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二是“千万别被来自外部的压力逼左了”。
胡锡进的第一个观点,是我判定他立场属于臣妾主义的重要依据,我当时就撰写了《与“美西方”的关系竟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一文进行批判。
什么人才会把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视为自己的“核心利益”呢?只有臣妾。因为臣妾离开了“君夫”是不能活的,只要“君夫”承认她的名分,再虐待她,甚至打入冷宫,她也无怨无悔。
我当时指出,在这个问题上,胡锡进是完全错误的。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尊严才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与美西方的关系不能损害这两点。如果保持和美西方的关系居然要以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为代价,那么我们可以不要这种关系。
让我感到不解并且有点气馁的是:参加年会的衮衮诸公,显然不是都支持胡锡进的臣妾主义立场,但居然没有一个人当场进行反驳。
后来我打了一个比方:这就像是开宴会招待宾客,主人却在食盘里放了一小块垃圾,端看客人如何应对?
很遗憾,客人们相当于把这一小块垃圾都吃下去了,他们的沉默,等于为胡锡进的臣妾主义主张做了背书。
在中国知识精英群体中,受儒家思想腐朽的部分影响至深,许多人满足于表面上的一团和气,但却以牺牲原则为代价。
02
—
胡锡进的第二个观点“千万别被来自外部的压力逼左了”,原话是:
“我的最大担心已经不是中国会受多少经济损失了,而是中国千万别被来自外部的压力逼保守了,逼左了。”
这一立场,我将其概括为“谨防逼左论”,也有专门的文章对之进行批判。
在逻辑上,胡锡进的这一主张,和蒋介石当年面对日本的侵略,提出“宁亡于日本,不亡于共党”如出一辙,是相当“经典”的卖国主张。
蒋介石的主张是宁肯让中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做日本人的亡国奴,也一定要继续“剿共”;
胡锡进的主张也非常清楚,就是宁肯在对美贸易战中失败,也绝不能恢复被他称为“保守”的和“左”的做法。
试问:胡锡进的这一立场,不是投降主义、卖国主义,又是什么呢?
概括来说,“与美西方的关系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论”和“谨防逼左论”是胡锡进主义的两个基本论点,其实也反应了相当一部分精英的立场。
两年过去了,胡锡进的立场变了没有呢?没有。
慑于舆论的压力,“与美西方的关系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太敢讲了,但仍然贯穿于他的一系列观点之中,而“谨防逼左论”在日前他为自己在价值观方面的投降主义立场辩解时,又再次作为杀手锏抛了出来。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