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从什么是货币谈起——评《从货币发行与生产经济发展方向来分析》
最近看了黄卫东的《陷入殖民经济陷阱的根源——从货币发行与生产经济发方向来分析》文章(以下简称《黄文》),认为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一,什么是货币?二,殖民经济倾向的根源。
一、什么是货币?
《黄文》说:“此后,各国都使用纯粹的纸币当货币了,不再人为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这是毛泽东时代用实践证明,使用单纯的纸币,就可以保持物价的稳定,超过西方号称是有含金量的纸币,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人类再也不需要花费巨大劳动开采地下的黄金用于制造货币了。”我认为以上有关货币以及货币与纸币的关系论述是错误的。
马克思早就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 作为价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过代表作为流通手段来执行职能的商品,是货币。”“纸币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符号,纸币同商品价值的关系只不过是,商品价值观念地表现在一个金量上,这个金量则由纸象征地可感觉地体现出来。纸币只有代表金量(金量同其他一切商品量一样,也是价值量),才成为价值符号。”(《资本论》第一卷 第107、149、148页)马克思明确指出金是货币,纸币只是代表金作为价值符号,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马克思在这里对于货币的定义,以及货币与纸币之间的关系都有了明确的表述,而《黄文》与马克思的论述有本质的不同。《黄文》说:“人类再也不需要花费巨大劳动开采地下的黄金用于制造货币了”。实际上货币不是人类社会制造的一种物,而是一种经济关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黄文》又说:“这是毛泽东时代用实践证明,使用单纯的纸币,就可以保持物价的稳定,超过西方号称是有含金量的纸币,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实际各国早就使用纸币,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对纸币有了明确地表述,根本不是什么毛泽东时代对于人类的巨大贡献。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所以本书第一章(指商品——引者注),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难理解的。”他还专门写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一节,揭示了商品、货币社会性质的秘密。正是因为商品、货币比较难以理解,才更加需要认真地研读《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等书籍,真正搞懂什么是货币?什么是纸币?否则必然会犯将比特币当作货币之类的大错误。
由于商品、货币理论比较难以理解,马克思才花费了大气力写出了《资本论》,我也写了很多阐述马克思有关货币、货币与纸币关系的文章,如《从什么是货币说开去》、《马克思主义与货币》、《再论货币》等等,这里就不重复。建议黄卫东同志再认真学习《资本论》的第一章,对有关货币、纸币的理论反复思考,重新检讨自己的认识以后再继续探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