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明:我为什么要举报陈应松——驳方方


  我诉方方的名誉侵权案将于2018年3月5日开庭审理,开审之前,我本来不准备公开发表与案件相关的言论,但近日,方方在微博上连续发文,并于2018年2月6日抛出长文《严厉批评刘继明》(后改为《健康社会需要公开批评的声音》),进一步歪曲事实、误导公众,在网络上掀起了对我的新一波攻击狂潮。对于方方持续不断的攻击诽谤,我听从组织劝告,一直保持着克制忍让,但现在,为了澄清事实,给公众提供一个理性观察和评价这一事件的视角,我不得不做一次正式的回应。

  在回应方方之前,有必要回溯一下我和陈应松之间那件尚未了结的“公案”。

  一、我为什么要举报陈应松

  2016年7月中旬,我在省委党校参加中国作协在鄂中国作协会员培训班期间,一天中午,作家S打电话给我,说仙桃作家C有事情想找我谈。不一会,S就带着C来到了我的房间。我以前并不认识C,也未曾听说过其人其名。听S介绍,他是仙桃某中学教师,出版过多部长篇小说,也曾是省作协文学院的高研班学员和签约作家。他开门见山向我反映了许多关于陈应松主持高研班和签约作家招收和培训过程中涉嫌违纪的问题。关于陈应松的负面信息,以前我也不止一次听到过,但由于是同事和同行之间聊天,也就没怎么当真,但高研班学员和签约作家集中地向我反映,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我感到非常震惊。

  此时,省委巡视组正在作协巡视,巡视动员报告中希望干部群众踊跃反映作协存在的违纪违规现象。从党校回来后,我反复思量,觉得自己身为省作协副主席和党员,不能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坐视不管,于是就写了那封举报信,通过湖北作家网公布的邮箱,投寄给了省委巡视组。之所以没有实名,是出于保护自己以及反映人的考虑。后来我了解到,纪检部门规定,凡匿名举报一般不予受理。听说以前也曾有人向省纪委和省委宣传部举报过陈应松的问题,但由于是匿名都毫无结果。因此,在过了一段时间不见任何反应后,我便把举报信投到了网站,并虚拟媒体评论,以促使有关部门重视。但举报信及评论在网站贴出之后,湖北省有关部门出于维稳考虑,使举报的帖子几天之内便消失无踪,有网友截屏证明,陈应松把自己的微博从6000多条一下子删得只剩下了4000多条。同时,他在其个人微博上发布声明,声称匿名举报信内容是捏造诽谤,还授意高研班的亲信以及举报信中的某些涉事人通过微博发起所谓“签名声援”活动。据C告诉S,声援活动中的不少签名都是同一个笔迹,明显有伪造嫌疑。一位上两届的签约作家和高研班学员仅仅因为出差在外,没有参加签名声援活动,就被陈应松从当年的高研班学员名单中划掉了。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