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说:“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说:“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中国的事情、讲好中国的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崛起之路上需要同步紧跟的一项话语技能,要让中国崛起之路上的故事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认识中国、认可中国、接受中国,让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民族的世界各国人民与中国人民真正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而不再是“中国威胁论”,那么可以说,中国为世界又做出了一个比较大的贡献。
“中国威胁论”最初起自西方近代建立在其殖民主义思想之上的一种看待中国的“黄祸论”思潮,尤其列强在侵略掠夺、瓜分中国的几十年中,尽管晚清政府腐败无能,但中国人民一次次不屈不饶的反抗,让他们感到中国这样庞大的国家是不可能象其他殖民地那样轻易被瓜分,不可能象南北美洲、非洲、亚洲其他国家那样实行殖民统治,他们同时也看到,中国人中的先进分子从英国轰开中国大门的时候起,就努力寻求着富国强兵的道路。西方列强从心里害怕一旦中国醒来走上振兴,会不会向西方报复,加之欧洲历史上曾深受蒙古帝国蹂躏,他们将这种恐惧,称之为“黄祸”。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建立,彻底赶跑了帝国主义,在意识形态上,西方又将这种恐惧上升到了“中国威胁论”,以为共产主义中国将危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安全。当年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体系,但并没有直接威胁到颠覆西方国家政权,推翻他们的资产阶级统治,而是支援或者声援第三世界各受压迫的民族从西方殖民体系中独立与解放出来,这是人类正义之举,而不是与西方国家搞武力对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