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论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学——《经济学》批判
现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根本对立的两种经济理论,前者是庸俗经济学,后者是科学经济学;前者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后者是无产阶级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解释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论,但是,它连货币、资本等最普遍的现象和生产、经济等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懂,更不用说它代表的阶级利益是逆历史发展的资产阶级,它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因此,我把现代西方经济学称为“一盆浆糊”,这种理论必然是错误的、反动的经济理论。而我国经济学界却偏偏把这种经济学奉若神明,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经济学当作“垃圾”扔进了垃圾箱。
马克思在《资本论》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商品堆积”,资本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就是不懂什么是货币,什么是资本。 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懂货币 萨谬尔森等著的《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第三本流行的教科书,在世界各国流行。(见《经济学》第12版译者序)
《经济学》说:“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交易的媒介,是支付食品、电影、汽车、学费的手段。”(《经济学》第12版 第95页)这是最庸俗的经济理论。正是按照货币是交易“媒介”的理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纸币说成是货币,甚至把“比特币”也认为是货币,因为它们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可以起到交易媒介的作用,所以,都被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是货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认为金银是货币,与纸币有本质区别。“金能够作为货币与其他商品对立-----渐渐地,它就在或多或少的范围内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一当它在商品世界的价值表现中独占了这个地位,它就成为货币商品。”“随着商品交换日益突破地方的限制,从而商品价值日益发展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贵金属身上。‘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资本论》第一卷 第86、107页)
金银是货币,首先是因为它们是商品,具有价值,所以可以独占一般等价物的地位;它有价值可以发挥价值尺度的作用;而纸币不是商品,也没有价值,当然不可能发挥价值尺度的作用。货币与纸币与有本质区别。纸币是国家法定的货币符号,代替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央行不是发行“货币”,而是发行纸币;货币(金银)不能“发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一些人反对说金银是货币,认为现在就是以纸币(包括人民币、美钞等)作为交易媒介,这是事实。但是,国民党统治后期滥发金圆券时,实际上市场恢复了银元的流通手段职能,说明纸币只是替代货币在发挥作用;当美国大量发行美钞时,黄金的价格就急剧上涨,各国纷纷收回黄金。这些事实充分证明马克思关于金银是货币论断的科学性。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