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货币本质与引进外资 ——对《关于货币本质与向迎春老师请教》的回复
看了吴铭的《关于货币本质问题与向迎春老师请教》文章(以下简称《文章》),谈几点意见。
一、对于货币本质的认识
我和吴铭的分歧在于对货币本质的认识。
《文章》说:“货币是一种生产关系,这一点我完全同意马克思主义。既然是生产关系,那么就既可以是私有制,也可以是公有制。货币生产关系论,与货币‘工具论’,我认为并不矛盾。”“马克思所分析的货币,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的货币。”“社会主义的货币,与资本主义的货币,也不是一回事。1970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前的美元,与此后的美元,也不是一回事。”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工具则是人们制造的物品,是主观意志的产物,这里存在着客观与主观的本质区别,怎么能够不矛盾呢?“工具论”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在这一点上,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媒介论”一样。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媒介论”,也不承认货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产关系。关于“工具论”的错误,放在搞清楚货币的本质以后再谈。
货币就是一种私有的生产关系,怎么“既可以是私有制,也可以是公有制”呢?这是混淆货币与纸币错误造成的。
货币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生产关系,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资本也是一种生产关系,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是资本家剥削无产者的关系。资本与货币是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
货币是一种私有制的关系。怎么会“既可以是私有制,也可以是公有制”呢?哪里有什么公有制的货币呢?《文章》这里混淆了货币与纸币之间的区别。社会主义国家发行纸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行纸币,在这一点上是有区别的。区别不在于纸币,而且在于国家的性质。
作为货币,没有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也没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货币。货币就是金银,是与金银这种自然物结合的一般等价物。
货币就是货币,资本就是资本,这是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也是一种生产关系,按照列宁的说法,社会主义是生长着的共产主义与衰亡着的资本主义斗争时期。没有什么社会主义货币,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发行的纸币。
《文章》说什么“资本主义的货币”、“社会主义的货币”,表明作者不懂货币的本质,不懂什么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不懂什么是生产关系,也不可能真正分清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等。
《文章》说:“马克思所分析的货币,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的货币。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所分析的货币,一是西方的,二是资本主义的。肯定不是社会主义的货币,不是抗日战争期间的北海币、新中国人民币,也不是苏联的卢布。甚至,也不包括五铢钱和中国古代各朝代的‘通宝’。”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