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校尉:中国拒收洋垃圾第4年,西方就已臭气熏天了?
近日,斯里兰卡海关退回了一批来自英国的洋垃圾。理由是进口名录上写的垃圾项目为“废旧床垫和毛毯”,但实际检测为医疗废物。
这不是大英头一次在垃圾里夹带私货了。
2019年,斯里兰卡就向英国退回了111箱“洋垃圾”,因为这些标着“废旧金属”的集装箱内全是各种医疗废物,甚至还有大肠小肠盲肠等人体器官。
斯里兰卡废旧金属进口商打开集装箱后发现自己被骗了,骂了一句mmp,直接把这些集装箱扔在科伦坡港不管了。
这100多个集装箱在夏天的高温里经过长时间发酵,散发出巨大的恶臭。特殊气味引起了港口工作人员的注意,最终在警方的协助下打开了集装箱,制造了国际大新闻。斯里兰卡强烈谴责英国在垃圾里夹带私货的行为,并退还了这100多集装箱毫无回收价值的垃圾。
然而,第二年又出现了退回事件。进口商原计划从英国进口一批废旧床垫和毛毯,从中可以回收弹簧和棉花。但景象让人失望,集装箱一打开,里面根本没有任何可回收资源,又是满满几十箱夹带着大肠小肠盲肠的医疗废物。
算上前几天这次,这是大英第三次被斯里兰卡教做人了。一名绅士屡次三番往人家家里丢大便,这是人性的扭曲也是道德的沦丧,但更直接的原因,是中国“逼”的。
1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兴起“洋垃圾”进口热。当时,中国是“世界工厂”,包括制造业在内的诸多产业对原材料有着巨大的需求。
满载着“中国制造”的巨大集装箱船离开中国港口,行驶至发达国家,返程时载回这些国家的回收物。之后,经过层层分拣加工,作为原材料的回收物进入各地工厂,被生产成新的货物。
这条进口供应链之所以得以运转,源于每个环节各自获利。从大洋彼岸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商到中国落后小村庄的渔民,貌似每个环节都从垃圾生意中赚到了可观的财富。
对发达国家而言,日益严格的环境标准与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意味着废物处理费用高昂,出口至中国无疑是一种更为经济的方式,很多国家白送甚至倒贴钱也要把垃圾运到中国。
对于中国而言,彼时享誉全球的制造业需要更多原材料。从废塑料中回收原料的成本要比从石油提取物中直接合成新塑料便宜得多。
作为报价高、不挑剔的“最优买家”,中国的接收方通过多次挑拣分类,形成了一条条位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且自成体系的产业链条。
而企业的利润来源,主要在于回收的低成本以及二手元件的再利用。例如拆解加工电子“洋垃圾”不仅可以获取大量铜、铝、锡及贵金属,还可以获取很多可再使用的二手元器件,这些元器件重新流向市场,因质量上乘而广受欢迎。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洋垃圾”甚至成为地方支柱产业,比如当年号称“电子垃圾第一镇”的广东汕头贵屿镇,据《贵屿镇建设再生资源专业镇实施方案》显示,早在2010年,贵屿废旧电子电器、五金、塑料回收加工利用就达220万吨,产值高达50亿元,“垃圾致富”并非传说。
2018年1月12日,广东汕头贵屿镇,当地民众回收废旧物品
贵屿镇有超过80%的家庭直接参与了电子垃圾分解,每年分解的电子垃圾超过150万吨,而通过这一产业,一个家庭作坊的年收入甚至能够达到百万元。
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贸易到产业链条,从国家外汇到小作坊的辛苦钱,一个看似完美的产业链条,所有的环节都从中获利。
除了环境,垃圾进口国的环境。
贵屿镇除了“电子垃圾第一镇”的称号,还有一个“全球最毒地”“癌症村”的称号。
很多家庭作坊的技术手段非常落后,人们通过焚烧、酸洗的方法,将这些“垃圾”中最值钱的镀金、锡焊料、铜骨架等各种金属提取出来,有毒的废料则直接排入土壤、河流,这导致贵屿镇地表水和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中科院、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曾在此做过大量抽样研究,部分土壤的铅、锌、铜含量,是对照区域的100倍-1000倍。
废水、废气就这样无孔不入地渗透进空气、稻田、灌溉渠、河流和土壤里,也成了贵屿人抹不去的“伤痕”。当地很多人都有呼吸道疾病,皮肤也出现溃烂,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肾结石。
小孩的问题则更加严重。
2013年央视新闻报道称,从2006年开始到2009年就有五六百名铅中毒儿童,体检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孩子血铅超标。
汕头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也表明,铬污染可能对新生儿的健康构成威胁——当地新生儿脐带血铬水平为303.38微克/升,而其他地区新生儿的这项指标,是20.30微克/升,差了15倍。
而贵屿镇,仅仅是当时我国庞大的洋垃圾回收行业中的一个代表,像这样以洋垃圾回收为支柱产业的小镇我国还有数百个,而零零星星的垃圾处理小作坊,甚至已经扩散到了广大中西部地区,洋垃圾到处,绿水青山变成毒水垃圾山。
如果说这是经济发展的代价,这代价未免太高了些?
2
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2018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停止进口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等4类24种固体废物。
2018年4月起,我国又分阶段将32种固体废物调整为禁止进口。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把目标指向“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意见》指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严厉打击走私,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力争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2019年,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全面落实《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2017、2018年连续两年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顺利完成2019年度改革任务目标。2019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为1347.8万吨,同比减少40.4%。
2020年4月,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国家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雷厉风行的政策给国内洋垃圾处理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2018年开始,随着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的方案逐渐落实,中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大幅度下降,截至2020年底,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为718万吨,较2016年减少了82%。
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废塑料,从2016年的734.7万吨下降到了2019年的0.09吨,基本上杜绝了废塑料的进口。其次是废钢铁,2019年比2016年下降了约91%,废纸下降了约64%,废有色金属下降了约44%。
2013-2020年中国固废进口量变化趋势(万吨)
中国“洋垃圾”禁令实施后,到2020年底,废料进口基本杜绝,但是由于国内对再生资源成品的需求缺口较大,使得再生塑料颗粒、再生纸浆、符合标准的再生金属进口增加。
中国由废塑料进口国向再生塑料颗粒进口国转变。由于中国禁废,很多国内的塑料企业纷纷转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老挝等东南亚国家采购再生塑胶粒,部分塑料生产厂家也开始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建厂,然后将生产好的再生塑胶粒进口到国内销售。
我国在实现转型的同时,也带动了东南亚各国的产业升级,一举多赢。
2019年1月-2020年8月我国再生纸浆进口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不收“洋垃圾”了,那每年数以万吨计的垃圾都去了哪里?
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阶段、正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东南亚等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替代目标。
经济相对滞后的这些国家为了制造业的增长,短期内会接受被转嫁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中国颁布禁令后,全球垃圾贸易的出口地向东南亚等国及印度转移,当然,同时也伴随着经济污染的转移。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东南亚分部统计,东南亚联盟国家(ASEAN)在2018年的废塑料进口量相较2016年增长了171%,总量由83.7万吨上升到226.6万吨。
其中,马来西亚进口塑料垃圾数量最多,总量逾87万吨,相较2016年增长了300%,其次是越南,泰国位居第三,处于第四位的印尼也有超过32万吨塑料垃圾流入,这一数字在短短12个月内飙升近250%。
而三哥则承接了大部分的废纸处理业务,2021年上半年,印度进口了240万吨美国废纸,占同期美国废纸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而在2017年,中国进口的废纸占美国所有废纸出口总量的66%,2021年这个数字则骤减至3%。
其它进口国包括墨西哥(110万吨)、泰国(104万吨)、越南(102万吨)等。就泰国而言,其在2021年上半年自美国进口的废纸比2020年同期进口的28.8万吨增加了260%。
2021年上半年美国废纸出口目的地情况
好在,有了中国的禁废令在前,东南亚国家在短时间内接收了大量涌入的洋垃圾后,纷纷开始摸着中国过河,向发达国家的洋垃圾说不。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紧跟脚步,在2018年下半年相继推出了限制令,宣布禁止进口以塑料为主的不可循环废料。
2018年7月,越南专门就废料进口情况进行评估。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在会议上强调,停止发放新的废料进口许可证,港口在允许卸货前,须检查许可证。
马来西亚时任能源科艺环境部长杨美盈也在2019年初定下KPI,在第一季度要取缔100家非法洋垃圾厂。
中国的一纸禁废令,盘活了世界固废处理业的大棋,也唤醒了全世界垃圾进口国:凭什么干净卫生是别人的,垃圾是我们的?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底值不值?
3
垃圾进口国的觉醒,是垃圾出口国的灾难。
中国的禁废令让有些国家很不高兴,因为让这些垃圾出口国的垃圾处理成本一下翻了几十倍。
以前处理一吨垃圾只需要5美元,直接让中国人拉走就行,现在依靠本地的垃圾处理厂进行分类回收、无害化处理,一吨垃圾的处理成本就高达七八十美元。
更要命的是,如果花钱就能解决,这事儿也不算事儿,可问题的关键是,发达国家突然发现,在长期依赖中国处理垃圾的这几十年里,本国垃圾处理行业根本就没发展起来,无力处理这堆积成山的垃圾。
和文章开头提到的带英一样,发达国家在这场垃圾危机中几乎全军覆没,西方话语体系长久以来打造的文明形象荡然无存,一些国家被垃圾包围,正在成为特朗普口中的“shit hole”。
比如美国。
当年我国宣布禁废令后,美国在WTO上痛斥我国:我们要求中国立即停止实施并修改这些措施,遵守全球现存废料贸易标准,这为透明、有利于环境的商品回收贸易提供了一个全球框架……中国对可回收商品的进口限制导致全球废料供应链从根本上中断,让它们无法有效地再利用,走向废弃。
听听,这话说的多理直气壮,好像中国存在的意义就是帮美国处理垃圾,是责任,是义务。中国禁废令?这是撂挑子!是逃避责任!是无耻!
可事实上呢?美国人是全球生活垃圾的最大制造者,如果按人头平均,美国人产生的垃圾是全球平均数的三倍。
美国人均年产生垃圾773公斤,占了全球垃圾总量的12%。一个美国人一年产生的垃圾是一个中国人的三倍,是一个埃塞俄比亚人的七倍。
而如果从垃圾回收再利用来衡量,美国的老大地位一下子就掉下来了。美国的固体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只有约35%, 只达到回收率最高的德国的一半(68%)。
过去20多年来,美国每天回收的固体生活垃圾中,大约三分之一被运往中国。2017年,美国出口中国的垃圾价值56亿美元,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第六大类商品。
美国行业团体废物回收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17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固体废料总量达2.78亿吨。
在中国将洋垃圾拒之门外后,美国垃圾立刻“爆仓”。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家垃圾回收公司的经理忧心忡忡对媒体表示,过去未分拣废纸一吨可以卖到150多美元,现在是负19美元,也就是要倒贴钱让人把垃圾运走。这样下去,生意没法做,只能关张。
面对中国严厉的政策,美国积极寻找中国的替代者,在中国宣布禁止垃圾进口后,2018年上半年,美国有一半的塑料垃圾转而出口到了泰国,总量超过了9.15万吨,是2017年全年的20倍。
但是随着各发展中国家环保意识的觉醒,美国的垃圾已经越来越难卖,一些垃圾实在找不到买家,只好就地焚烧。
美国的大货车在焚烧炉外卸垃圾
如今,中国禁止洋垃圾四年了,美国依然没有找到能稳定接收美国垃圾的接盘侠,加上疫情影响,美国垃圾危机越发严重。
据美联社近日报道,全美废弃物危机已在亚特兰大、杰克逊维尔、纳什维尔、费城等城市爆发;这些城市都因为清洁人力吃紧,因此暂停回收或是其他清理作业,导致大量回收物、垃圾、枯枝落叶堆积在街道上。
干净又卫生的纽约街头
又如加拿大。中国禁止洋垃圾之后,菲律宾和加拿大就垃圾问题翻脸吵起来。2013年至2014年间,加拿大一家企业向菲律宾发来了103个集装箱共计2450吨物品,箱子上标着“塑料”。当时的说法是,加拿大希望将这批“塑料”在菲律宾回收再利用。
然而,菲律宾海关检查员检查发现,这些集装箱中真正装的竟是“货真价实”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塑料垃圾甚至成人纸尿裤等。
2014年,菲律宾政府立即将非法运送有毒垃圾入境的这家加拿大公司告上了法庭,并向加政府去信要求协助菲律宾运回这些有毒垃圾。菲方表示,这些集装箱已经导致马尼拉港口拥挤,且箱中垃圾逐渐腐烂危害公众健康。
早在2015、2017年特鲁多两度到访菲律宾时,菲方就提出了这一问题。在2015年的访问中,特鲁多称输送垃圾到菲律宾的是一家加拿大企业,政府无权要求他们把垃圾再收回去;
2016年,菲律宾的一家法院下令,要求把这些垃圾运回加拿大,费用由进口方承担。但至今未能实施。
到2017年,特鲁多又称,加拿大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理论上”加拿大可能运回这批垃圾。不过,垃圾始终未能运回加拿大。
2018年,马尼拉法院作出判决,要求加拿大一私人进口商收回在菲律宾的50个垃圾集装箱。但是,加拿大方面仍以“政府没有权力要求私人运输者将垃圾运回本国”为由,拒绝将垃圾运回本国。
直到2019年,忍无可忍的杜特尔特公开向加拿大“宣战”:“对于加拿大的那些塑料垃圾,我希望你们准备好一艘船,加拿大最好自己拉走这堆塑料垃圾,不然我就会亲自开船驶向加拿大,把垃圾扔在那儿!”
随后,杜特尔特给加拿大收回垃圾下了最后通牒,限定加拿大尽快运回垃圾,并且运费自理。
面对菲律宾总统夹杂着怒火的最终通牒,加拿大终于也决定收回垃圾,并自掏腰包承担运输费用,运走了从2013年以来一直堆积在菲律宾港口的69个垃圾集装箱。
多年来,加拿大约有一半的废品出口到中国。2018年中国推出“洋垃圾禁令”后,加拿大出口到中国的垃圾锐减,同时,其他亚洲国家也开始“为加拿大的青山绿水做贡献”。
2016年至2018年,加拿大对中国塑料出口下降98%,但对马来西亚的出口却增长了逾1000%。为了处理本国的垃圾,加拿大一心祸害其他国家,用他国的垃圾成山,换取自己的“优美环境”,可以说是真的很加拿大了。
再如一向以“环保大国”“垃圾回收专家”自居的德国,环保秘诀其实和英美加一样,也是往别的国家送。
德国的垃圾山
土耳其去年曾指控德国将塑料垃圾运到土耳其。在土耳其港口,堆着几百个集装箱的德国垃圾,而且,德国出口到土耳其的垃圾以无法回收的塑料垃圾为主,对环境损害严重。
去年4月,土耳其开始禁止塑料垃圾进口。从那时起,土港口就开始拦截大量来自德国的塑料垃圾。但是德国至今没把这些垃圾运回来,还和土耳其狼狈为奸,打算把垃圾冒充成货物出口到越南,被环保组织追到希腊港口把这批垃圾扣下了,闹出国际丑闻。
人们常说“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做得多么好”,其实日本塑料、纸张固体废弃物的本国回收还不足50%;日本废塑料2017年出口量是143万吨,有52%销往中国,且垃圾处理的大头是焚烧。去年日本还被曝出直接把垃圾扔进海里的丑闻,甚至还试图向别的国家出口核废料垃圾。
一纸禁废令,戳破了这些发达国家光鲜亮丽的环保神话,原来人家的青山绿水,都是靠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负重前行。
那有人会说了,垃圾生意也是生意,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无可厚非。
其实,怎么处理垃圾,全世界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了共识。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世界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巴塞尔公约》,公约规定垃圾坐地处理,哪儿产生,哪儿负责处理,原则上是不允许转移的。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当下世界垃圾问题的走向,“垃圾就地化解决”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准则。从地域原则看,垃圾不能随便转移,若非要转移,必须拿出不致污染出口国的解决方案来。否则,欧美垃圾就要地解决。
但,这只是公约,不是强制的法律。
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山巅之城、天选之国为了不承担垃圾处理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能继续把垃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在巴塞尔条约签订了33年后的今天,美国仍然处于签字但未批准状态,反正人家至今还在满世界寻找垃圾进口国,把数量庞大的垃圾销往世界各地。
尤为显眼
反而是中国的禁废令,才实施了四年多,以前体面的洋大人们越来越脏了,以前动辄被洋大人们嘲笑脏乱差的国家却变得越来越干净,连那些居高临下的嘲笑都越来越少了。
这次,你们爱体面不体面,中国不会再帮你们体面了。
参考资料:
酷玩实验室《洋垃圾,终于滚出了中国!》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中国“洋垃圾”禁令对全球固废贸易格局的影响》
北美留学生日报《中国禁止“洋垃圾”两年后,这些国家大骂中国“太自私不讲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