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言志|致上海朋友:福建已经控制住疫情了,用的都是“土办法”
短评:有些所谓的“国际化都市”,应该放下身段,好好向其他兄弟省份学习一下什么叫“动态清零”,什么叫“以人为本”,什么叫“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比如学学福建,毕竟福建人最会做生意,也最会算账了,怎么做“最不影响经济”,福建人已经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了。
洋气重不见得是好事,洋气太大,本土淡水养殖才更好,去腥。
福建人口约4190万,在有些大国际都市疫情爆发初期,福建也爆发了疫情,且省内福州、泉州、厦门三大城市均“沦陷”,部分病例早期四溢到漳州、莆田等省内其他主要城市,受疫情波及地市人口超3000万。
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波外地输入疫情冲击福建,福建本土总报告病例数3000多例,零死亡。福建第一波疫情比较凶猛,用了30天清零,第二波刚刚开始就被阻断,15天左右搞定。
福建第一波疫情中心在泉州,泉州疫情是和某国际都市疫情差不多时间“起”的。泉州是福建工业中心、人口第一大城市,下辖晋江、石狮、安溪、南安、惠安等县市均是全国百强县,民营企业、日用轻工业生产发展就是这里的命脉。
3月初,泉州疫情开始蔓延,3月13日发现首批确诊患者9人。一开始泉州也很“佛系”,就封了确诊点的街区(重点工业城市,不能随便封),后来发现控制不住,政府防疫部门两天不到就开始迅速行动,对出现感染病例的地区实施管控,封路、封桥、封社区,铁皮围了一圈又一圈,中风险、高风险区圈了一大片,几个方舱医院连夜开建。而这也就意味着,涉疫街道、村镇生产线几乎全停(动态清零,非封城,没有疫情的县区只防范,不封控)。
土办法,看起来很暴力,但很有效。没有浪费全国各地的资源来“救助”,自己默默按照中央“动态清零”的政策走,斗争了一个月,从日增几百例,到全面清零(880万人口的城市,累计报告3000多例,可以想象当时早期疫情传播规模之大)。
该封的就封,不该封的不用封,控制住风险区人口流动,不听资本买办的胡乱忽悠,很快就见效了。现在,泉州当地的生产生活全都恢复正常了。
福建第二波疫情的中心,是宁德,就是那个“宁德时代”的宁德,平时经常被媒体遗忘的一座小城。
宁德疫情刚好发生在泉州控制住疫情后。因此福建省内的疫情,也算是此起彼伏,一波连着一波。
宁德疫情爆发后,刚刚结束战斗的泉州、福州和厦门的防疫工作组,就连夜赶赴宁德,一样用的是中央“动态清零”的土办法,不追求什么“与国际接轨”,就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仅用了两周就搞定了。现在当地人该吃的吃,该喝的喝,生活美滋滋。
再说说福州和厦门,做得似乎更到位。
福建省内近两轮疫情,其实都在“冲”这两座领头城市,就是病毒冲不进去,感染者还没出现症状,就被这两地的防疫工作人员提前通过大数据摸排给“逮”出来了。这两座城市的防疫工作是真的有认真在做,病毒根本跑不赢这里的防疫速度……
厦门21年曾有过两波成小规模的疫情,都在一个月内消灭了;福州则更优秀,自地球上有新冠病毒以来,就没给病毒在这里蔓延的机会,在东南沿海各地市中,堪称“防疫模范生”。
福建的众多城市,以实际行动的事实证明,坚持中央“动态清零”的政策是无比正确的,严格的科学防疫,长远来看不仅不会影响生产发展,反而有利于生产发展。
正如有网友评论的那样:(在福建)没有天价肉菜蛋,没有市民饿肚子,没有拽着大白唱“听我说谢谢你”,没有非新冠患者药物短缺,也没有抬着八旬老汉下楼做核酸的正能量,一切都很平淡,但平淡可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找回安全感,我支持动态清零。
客观来说,福建可能没有某些地区那么洋气、没有那么国际化、没有那么多网红大专家、没有那么多地方宣传口能用来吹嘘、也没有某前沿大都市那么追求精致、更没有人家那么富裕。
但这些都不重要,哪怕福建是有点土气,哪怕是被说成是“东南沿海最落后的地区”, 2020年,福建泉州、福州GDP双双破万亿,全省人均GDP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江苏(数据不含港澳台)。福建省内地市贫富差距全国最小,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所有地市人均GDP均破一万美元的省份。
福建没有什么神话,有的只有脚踏实地。
福建人有一首歌叫《爱拼才会赢》,歌词里有一句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其所传递出的深意就是脚踏实地做人做事、与天地斗其乐无穷之意。放在当下的疫情面前,意思就是——要斗争,不要躺平;别搞那些虚的网红营销,直面困难并去斗争才是正道。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实事求是很重要。人只要不轻浮,就还算有救。希望这一番话,有些所谓的网红专家和地方领导,能听得进去。
都说福建人精打细算,那这些精打细算的福建人,在算完账后坚持“动态清零”的种种“模范”表现,不知道能否改变一些躺平派的想法。
我想,这一笔账,福建人是算得最清楚的。
最后,我想在这里,为福建点赞。同时,也希望某些疫情防控做得不好的洋气大城市,能早点好起来。对错应该自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怕一意孤行。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