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常态化核酸检测自费必须慎之又慎
27日,四川阆中发布公告,称从5月30日起有序推进常态化核酸检测,5月30-31日48小时内完成全市28个乡镇(街道)第一轮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其中特别提到要确保检测全覆盖,凡是未自觉按要求做核酸造成传播的,将严肃依法追究责任。
公告发出,引发轩然大波。
争议点当然不在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上,毕竟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许多大城市已经陆续开始了,间隔时间从48-72小时不等,少数城市采取的是周二男性、周四女性、周六全部可测,一周至少一次的方式。
争议点在于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竟然是自费的!这大概在全国还是头一个!!
乍一看价格,倒也不贵,3.5元/人次。
之所以引起广泛争议:
一是谁也不知道大流行什么时候结束,如果常态化检测成了日常,还要自费,那么这相当于每个人头上多了一笔固定的开支,积累下来,是比并不小的支出。
以普通人家按3口之家计算,72小时一测,每年因此的开支要多出近1280元;如果改成48小时一测,按农村地区一家四口+两个老人合计6人算,那每年因此多出来的开支就达到3832元了。
无论1280元还是3832元,对一个普通家庭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换句话说,相当于又多了一个固定的“税种”。
二是按照相关规定,应检尽检是由政府开支,愿检尽检是自费由企业或个人承担。国家医保局5月25日进一步明确,继续降价,常态化核酸检测由各地政府承担,即医保资金不再承担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费用。
既然已有规定,为何还要市民自费?
三是阆中作为县级市,其所在的南充市已经连续28个月没有本土新增了,连不时出现本土新增的区域中心城市省会成都都没有常态化核酸检测,一个县级市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必要性何在?
面对争议,当地并没有做太多解释,仅仅回应“承担不起”,言语中透着些许无奈。
很快,29日,当地发出补充通知,将第一轮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的“应检尽检”调整为了“愿检尽检”,这自然就无法做到“全员”。
作为川北中心,曾经的省会,目前的县级市,三产为主的旅游城市,62万人的阆中没有财政盈余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这应该是真的。
举个例子,就连杭州那样的超级城市,国家医保局25日刚发出通知,26日就将当地的常态化核酸检测时间由48小时给调成了72小时,并于27日开始实施。可以预见,常态化的时间会慢慢拉长,之后逐步调整为仅抽检重点人群、重点场所。
大家为什么对常态化核酸检测一般都是愿意配合的?是因为大家有预期,综合风险与收益,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期回到正常的生活,更希望因为自己的付出大流行能早日结束。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