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毛主席哺育红旗渠工程领导者建设者

2022-11-08 2574 3
作者: 李克勤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1958年11月1日,毛主席外出视察途中,在河南新乡火车站接见林县县委书记杨贵。】

毛主席哺育红旗渠工程领导者建设者:挖掘精神潜力,迸发思想活力

  红旗渠,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由英雄集体创作的英雄工程【1】。红旗渠是水利工程,是为了解决林县(林州)人民缺水问题的。在红旗渠开工的时候,林县人民的物质生活是什么状态可想而知。可是,林县人民为什么在物质条件那么贫乏的条件下,能够响应林县县委的号召,千军万马上太行,而且一干就是十年?显然这是非物质的精神起了作用,是道层面的精神,转化成了器层面的物质,可以说红旗渠工程是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毛主席共产党带领人民由精神的富裕带来物质财富的迅猛增长的杰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以杨贵同志为书记的林县县委“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2】的道器变通。毛主席的思想给了林县人民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3】力量,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也是决不会多余的。这里不得不指出一点,人的精神并非从天上掉下来,人的精神是内在的道层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存在的【3】。那精神怎么来呢?靠外在的力量激发出来。毛主席就是最善于激发人的精神革命领袖。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确定后,毛主席又亲自哺育了杨贵这样具有决定性因素的干部,所以说红旗渠工程建成完全是毛主席道器变通的一个特殊的杰作,完全说得通。

  1958年11月1日毛主席外出视察途中【4】,在河南新乡火车站接见过杨贵。

  毛主席握着杨贵的手说:“林县杨贵,我知道你,你治水很有一套。”

  毛主席对林县大修水利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老人家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搞水利。”

  主席接着和杨贵有了如下对话。

  问杨贵:“林县有多少人?”

  答:“60多万。”

  问:“林县有林吗?”

  答:“山上土薄石厚,原有一部分自然林,这次大办钢铁砍了不少。”

  问:“办钢铁你们上了多少人?”

  答:“地委让我们上15万人,我们目前只上了五六万。”

  问:“五六万人怎么住啊?”

  答:“都住在野地里。”

  这时候毛主席表情立刻严肃起来:“五六万人住在野地里,生病的多不多?”

  杨贵说:“现在还不多,但已经有了苗头。”

  毛主席做了一个不赞成的手势说:“天冷了,那么多人睡在野地里,冻病了怎么办?”

  杨贵的心情很沉重,他还有更焦急的事情要向毛主席汇报:“林县经过兴修水利,今年的秋粮作物获得了大丰产,可惜不能全部收回来……”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