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欧洲政要与欧洲企业之间的诉求很不一致
最近,跟随着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的有12家德国大型企业的高管。据说,原来报名要来访问中国的有100家德国企业,最后确定下来的有12家。朔尔茨来华,主要是谈中德两国经贸关系的。而与经贸关系最有直接关系的,当属企业。
然而欧盟和欧盟旗下的各国官员政要似乎与欧洲一些国家的企业并不同调。这些官员与欧盟一些国家的媒体倒是同声共气,都跟着美国喊叫,要欧洲各国的企业与中国的经贸“脱钩”。本来,朔尔茨早前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过后来他改口了,认为与中国不能“脱钩”。但是德国内阁中的一些重要官员却依然喊叫着“脱钩”的口号。
看起来,这里还是有事儿啊,而且这个事儿还不小,还相当复杂。自欧洲能源危机爆发以来,德国工商业界一边揪心。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德国经济的衰退。然而,在美国的逼迫下,德国被迫切断了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这使德国本身所需要能源价格一路飙升,已经到了工商企业难以忍受的程度了。在达种情况下,德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一些企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就是寻找的出路之一。巴斯夫、大众、宝马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为什么欧洲的政要、媒体与企业界的观念如何不一致?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缘故?说起来,其中的缘故还真不是一件两件,而是很多种情况纠缠在一起,如一团乱麻。只是要梳理这样一团乱麻,也不那么容易。但有一些线索还是能够让人们看出其中的一些端倪。
企业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生存。现在欧盟政要追随美国的要求和做法,只能让企业死路一条。这是企业界绝对不能接受的。但是企业界毕竟不是政府,没有多大的权力。企业规模再大,产值再高,也没有能力从根本上影响本国政府,更不用说能影响美国了。企业为了生存,在当前的情况下,必须加强与中国的合作。疫情肆虐已经三年,全球经济一片哀嚎,只有中国有一片蓝天绿地。如果不与中国合作,不与中国加强经贸联系,这些欧洲大型企业基本就算没有活路了。
有人说,这是用脚投票,其实是用胃投票,用心投票。胃是用来消化食物的。心也受着胃的影响。没吃没喝,活都活不下去,还说什么人权、价值观之类的不当吃不当喝的废话。德国企业界,特别是工商业界,要吃饭,就要生产,要生产,就需要有各种资源,更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这些需要,只有中国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
欧洲的政要们,以及欧洲各国的主要媒体,都是在玩意识形态的。老百姓的吃喝生死,他们都是不那么关注的。他们追随美国,一是因为他们害怕美国,他们在美国面前都是软骨头;二是因为他们在价值观上,在意识形态方面也都与美国高度一致。更重要的是,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主要都是国际垄断金融资本。国际垄断金融资本是不考虑什么民生问题的,既不考虑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不考虑金融资本以外的工商业资本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