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对红色基因教育岂能淡然冷漠!

2022-11-21 2161 1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图片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延安的过程中视察了延安中学枣园校区。延安中学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建立于1938年,原来名为陕甘宁边区中学。

  当年的学生有边区青年、烈士子弟,有经过长征的红小鬼、边区机关青年干部,也是陕北当地的贫苦人家的子弟。

  没有教室宿舍,学生动手窑洞;没有桌椅,用木板代替;没有课本,学校自己编印。当年的老师回忆说,烈日炎炎,孩子们坐在窑洞门前,木板放在膝头,这就是课桌。寒冬腊月,北风夹着雪花吹打着窗户,孩子们哈着气,手握着用废子弹壳做成的钢笔在记笔记。

  这样的学校就是有着红色基因的学校。延安中学至今还在运用这些红色因素来教育今天的学生们。这就是要把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南的时候,对孩子们说,希望同学们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努力成长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书记对红色基因的传承非常重视,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少年时曾经就读的八一学校,也是有着红色基因传承的学校。八一学校,当初就是晋察冀军区干部子弟学校。类似于八一学校,我们今天还有一些中小学、一些企业,一些高等学校,都有这样浓厚的红色基因。

  只是到了今天,这些有着红色基因的学校、企业还有多少还在认真地传承着红色的基因,来教育自己的学生和职工?或许,不管他们曾经在这个方面做得是不是很好,但在总书记的反复多次强调红色基因的传承工作的情况下,这些学校和单位确实应该认真地关注这个问题。

  有着红色基因的学校或者单位,有着某种有利的条件,运用这些红色基因来教育自己的学生和职工。然而,有的地方,有这样的红色基因,自己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在宣传自己学校特点的时候,甚至有意掩盖这个优势,这让人真的非常不理解。

  有的有着深厚红色基因的学校,大多数校友是非常重视母校的这种红色基因的。校友们对母校有着强烈的凝聚之心,但母校中的某些人现在对于红色基因的淡然和冷漠让校友们内心感觉受到了创伤。这确实是不太应该的。

  应该承认,这么多年来,由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猖狂,所谓红色基因似乎不再成为宝贵的财富,而是成为了累赘和包袱。

  红色基因在有些单位、有些学校,不仅没有用来作为宣传和教育的重要特色,反而因为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把红色基因当成某种拿不出手或者见不得人的东西。

  有的学校甚至把自己开办的所谓国际学校当作什么很有魔力的法宝,用来招徕家长和学生。国际学校是干什么的?按我的理解,就是培养高中毕业直接去西方留学的学生。这在多年前,确实对一些学生和家长很有吸引力。但这种国际学校,与我们今天的教育方针,与我们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到底有多大的关系?这种用国际学校来挤压红色基因的做法,会让学校的老校友们产生什么样的想法?老校友们对母校的感情如何得到寄托?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应仃办国际学校。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