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破除迷信,崇尚科学

2022-11-13 979 0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2022年10月25日,阴历十月初一。北方在这一天的一个旧习俗,是要给故去的亲人送冬衣。于是,就有人在这一天的晚上,找个路口去烧纸。不知道这种习俗是只有北方才有,还是南北方都有。中华民族有这样的习俗,表达对故去亲人的关心和思念,这本身无可厚非。只是烧纸这个的习俗,会有引发火灾的风险,而且烧出来的烟尘对空气多少还是有些污染的。有个朋友对我说过,有一年的十月初一,他家老伴也去小区里的一个路口烧纸。这个朋友说,他劝了半天老伴别去烧,但老伴坚决不同意。那天风还很大,朋友不放心,跟着老伴也过去了。等老伴刚把纸点着了,一阵风就过来了,朋友担心风一刮,不知把火引到何处,立刻用手里拿着的水壶,把里面的水倒了出来,把火浇灭了。老伴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老大地不高兴。

  刚解放那阵儿,这样类似的烧纸的习俗是被认为是一种封建迷信。当时要大兴移风易俗之风,要坚决破除迷信。所以这一类的行为在那时是要被禁止的。今天人们对此已经很宽容了,面对这样的行为和习俗,不再有人再去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

  然而这样的行为,毕竟不能说是崇尚科学的行为。这种迷信思维与旧习俗,对于社会来说,也会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例如看相、算命、看风水。青年男女在缔结婚姻时还要讲什么属相是否相合,有的还搞什么洋迷信,如星座之类,不知道破坏了多少好姻缘。

  在八十年代之后的这几十年里,我们确实对于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和文明非常重视,这是积极的方面。然而作为文化和文明,作为历史传承下来的观念,其本身都是时代的产物。作为时代的产物,从来都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本来就应该是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当然是对文化中的精华而感到自信,不应该把精华与糟粕混在一起,再来谈什么文化自信。

  不经区分,不分是非地讲所谓抽象的传统文化,往往只会把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引导到一个错误的方向。因为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能够把我们文化中优秀的因素得以突出和强调,而且还会把文化中负面的因素当成所谓正面的东西来喧宾夺主,结果把我们文化中最优秀的因素给抹上了一些灰暗的色彩。

  另外,在八十年代之后,人们对于宗教信仰也更宽容了,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把迷信当成宗教信仰,从而给一些迷信的做法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瑞士神学家汉斯·孔说过,宗教是把绝对的东西当成绝对的东西来崇拜,而迷信是把相对的东西当成绝对的东西去信仰。这其中到底所谓绝对的东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里不加讨论。至少在汉斯·孔看来,上帝是绝对的,所以相信上帝是宗教,而除上帝之外的其他世俗间的物品,就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的。而人们把这种相对的东西当成像上帝那样来崇拜,显然就是迷信了。用汉斯·孔的观点看来,庙里的偶像之类,就是相对的东西。而对这种相对的盲目崇拜,就是一种迷信。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