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1980年代的公私领域变化及其不可信许诺


  上周,受一个读书会邀约,阅读了曹征路老师发表与1986年的两篇小说《难得爱一回》和《军列》,曹老师体现在作品中间,时代变革及其许诺的深刻体悟,达到了异乎寻常的高度。

  两篇小说读下来,觉得曹老师在那个时期的写作,就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批判性,以及反潮流精神——没有幼稚地欢呼新时代及其许诺的人的解放潜能。反而,较为深刻回顾了革命后中国的公私领域变革,关怀普遍管理权作用下,人自身的处境与命运,在付出努力与争取回报方面的各种纠结与问题。

  两篇小说都是从人的命运中间,不断回应曾经的思考,以及革命时代对老问题提供的新应对。曹老师以文学的故事展开方式,较为可信地呈现出复杂深刻的哲理,以及管理权运作在多个层面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总体性,人对于把握自身命运的各种挣扎或者经营,尽数淹没其中。

  在2017年之后,曹老师放弃了文学创作,开始进入历史和政治,写作了《重访革命史、解读现代性》系列,较为直接地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去重新访问和打开革命的政治实践及其解放潜能。这样,就从1980年代那种以文学呈现的朦胧性批判,转入更为清晰的历史与政治叙事,看起来,这部分问题意识,是在198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间就已经形成了。显然,在曹老师构思小说之先,是工作与生活经验的厚度,承载了他反思所能够达到的深度与高度。

  在这里,深切怀念与我们天人永隔的曹老师,他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和毛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从学习和生活体悟两方面,都有能力深入到生活的底部和基础,去挖掘主导人们命运的各种主导力量及其运作逻辑,寻找对人生的自觉。我多年很少读到有深度的严肃文学作品了,得益于读书会的邀请,重新阅读了曹老师那个时期的两篇作品,收获了良多的教益。

  另一篇《军列》,更为深刻地涉及到红军连队的传统——管理公共领域,如何在后续流传过程中间,被新的时代精神所异化,以及可能被全面放弃的前景,这部分读后感另文发出。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难得爱一回》,原载于《广州文艺》1986年第10期。

  一、小说的梗概

  小说描写主角章家秀的爱情,以给初恋写信的方式,进行了全程回溯。她生命中间邂逅的两个男人,杨帆是初恋和大学同学,徐又民是后来的同事,学生时代曾著文试图与之对话的专家;在一次矿难中间徐又民意外地成为她丈夫,还是老运动员(运动中间一贯挨批评的对象)。在故事里,章家秀与前者相恋,但后来失去了联系,意外地与后者结婚,还有两个孩子。徐又民去世之后,又重逢了初恋,有了在一起的强烈愿望,因为受到来自公共领域的强烈干预,最后未能如愿。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