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文:关于反官僚主义的几个认识

2023-01-26 3737 2
作者: 吕德文 来源: 新乡土公众号

  1,官僚化不等于官僚主义

  国家治理体系在不断制造和扩张官僚系统,不断推行以理性化为特征的行政方式。说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官僚系统,也许是没问题的。

  但客观而言,这些新增的“官僚”,是配合服务型政府建设而来的。因此,绝大多数新扩张的官僚人员,都在基层,如坐班的村干部、乡镇服务中心的办事员、县区政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

  事实上,基层“官僚”在全面办事员化。全国绝大多数的乡镇一级政府,几乎都已经蜕化为办事处,乡镇干部也成了办事员。大多数乡镇政府没有一级财政,预算、决算是非常简单的,财政所差不多就是一个会计角色。乡镇长管财政,也没啥好管的,主要是盯着乡镇食堂,尽量找点钱让乡镇干部少花钱又能吃好一点。

  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其实就是落实上级的各项政策,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协调村一级进行项目落地,搞好计生、社保、医保、残疾人、困难群众救助等民生服务,连特殊人群稳控也是以“服务”的形式开展的——针对老上访户,年终慰问慰问,特殊时期陪好。

  基层官僚服务群众,办好群众的各项事务,都是以程式化、脸谱化的方式进行的。严格说起来的,一个合格的“官僚”,就是官僚系统的一颗螺丝钉。

  他们最好像机器一样工作,不苟言笑、按部就班。“门难进”是不对的,村级的党群服务中心,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一级县级的政务大厅,得向群众敞开大门。门开了,就得有人上班,所以村干部也得值班。但“脸难看”其实是可以的,让办事员一天到晚微笑服务,中国移动也未必做得到。

  不过,基层普遍还是尽力做到对群众笑脸相迎。各乡镇的信访办主任,基本上都是服务高手,必备技能是让上访群众到了信访办,就感觉找到了依靠,有茶喝,还有人陪聊。只不过,事情未必能办好。有些上访户其实也知道自己的事难办,但已经习惯了定期不定期去信访办坐坐。

  信访办主任和上访户成为朋友的,在基层非常普遍。

  2,官僚主义源自于官僚控制

  只要官僚化了,对基层的控制就好办。最好的控制办法就是指标。上级部门制定政策,政策内容其实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制定指标、分配任务。所以,政策文本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实施办法”。

  去年腊月二十八我去乡政府给老人的社保提档,我问办事员,主动提档的有多少?她笑而不语,接着说她系统里有百分之五。再问,说给各村定的指标就是百分之五。她说,上级给指标,乡镇也没办法啊,只能继续给村里定指标。得亏这个指标不算高,村干部把自己家人提档就差不多可以完成任务了。我这种不用村干部动员,却主动还悄悄去提档的,也算帮忙完成了指标。

查看余下6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