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文:讽刺基层,是不道德的——评春晚小品《坑》

2023-01-24
作者: 吕德文 来源: 新乡土公众号

  2023年春晚小品《坑》,几乎成为晚会唯一的话题。其话题性并不是作品的艺术性,而是其辛辣讽刺现实的“思想性”。然而,这个“思想性”,确实经不起推敲的。以讽刺基层为乐,是不道德的。

  《坑》里的“坑”,处于老城区和开发区之间。这倒是很符合实际,各个城市因辖区界限不清而出现的建设和管理“真空”,甚是常见。而这个真空,往往出现在新成立的开发区和老城区之间。原因很简单,开发区本身就是因为开发需要而来的,往往是一个城市功能区,享受城市开发的一些特殊政策优惠,却可以不履行很多城市管理职能。

  就市政建设而言,开发区往往建设地很好,但老城区却因财力有限建设滞后。“坑”大概率就是这么出现的。就市政管理而言,由于开发区后设立,其行政地位往往又高于老城区,很容易出现将好处拿走,包袱留下的局面。“坑”肯定是作为包袱留下来了。

  在真实世界中,这一类型的建设和管理“真空”,是市政府和开发区体制造成的,老城区往往成为“背锅”者——只要开发区建设地越好,扩张地越快,老城区的“坑”就越多,就越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处理类似问题。

  笔者曾在基层城管开展过较长时间的参与式调研,城市管理中的“坑”大量来自于开发区和老城区的“插花地”。占道经营的小贩其实也很清楚“插花地”是相对安全的,但对市民而言,大多数群众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权属不清的管理“真空”。甚至于,市民热线12345的派单员也搞不清楚,群众投诉后,今天派给开发区,明天派给老城区,双方都只能写回告,指出此地不属于自己的管理辖区。

  这种“坑”,哪里是沈腾饰演的“小科长”可以协调解决的!甚至于,马局长也不可能协调解决。

  但凡是辖区边界的管理问题,要么是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要么是两个区政府之间协调解决。比如,“插花地”的管理真空,市城管委得专门调查,明确管理责任单位,专门发文才有效。

  而这种管理职责划分,总归是两个区职能部门坐下来共同“讨价还价”的结果。

  比如,有两座交界的桥,可以一个区负责一个座桥;如果只有一座桥,那就一个负责桥面,一个负责桥底。市政建设里的“坑”,那估计还得是两个区的政府办正式协调,得有正式公函、文件,区领导出面才行。

  在现实中,基层“躺平”是有道理的。

  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基层去管,管得好也就罢了。问题是,因为你没有职责,类似“坑”这种问题,基层不可能管好。

  基层科室,也就是沈腾、艾伦他们这个业务科室,最合适的履职行为是把问题调查清楚,打报告请示上级,让上级明确出具意见如何处理。小品里的这个“坑”,人尽皆知,沈腾作为一个资深科长,还受到科员的爱护(哪怕请假,也要在马局长面前打掩护),业务能力肯定不差。

  “坑”久拖不决,前任局长不知道?区领导不知道?鬼才信!

  相反,我觉得玛丽饰演的马局长真是业务素养不行,到任一周就来暗访,也不了解“坑”的复杂背景,就想要以此事来拿捏下属——她是可以以“人民的名义”处分基层干部,但基层干部不服,人民群众也未必答应。

  如果处分一个干部就可以把问题解决,这个领导当得真是轻松啊。

  《坑》这个小品,有让人民群众解气的功能,但确实对基层误解太大了。

  在县区一级的职能部门,局领导和科室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顶多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监督和被监督关系是不多的。局领导和科主任只隔着一级,业务天天打交道,底下那点事怎么会不知道?还用正儿八经地去检查监督啊?

  这个小品,与其说是在讽刺基层干部“躺平”,还不如说是在反讽局长还真把自己当“领导”了。

  说到底,职能部门也是基层,局长和科长,都是“命运共同体”。科长有难处,局长得想办法去解决;局长有想法,科长也得努力去落实。

  科长想尽办法躲着局长,现实中很难存在的。

  局长有的是办法让科长不舒服,通过正儿八经的考核让科长难堪、大会小会明着暗着批评、还可以调里岗位让科长一边呆着去,哪里用得着正儿八经监督暗访啊。并且,小品的科长,还想方设法对局长阳奉阴违,这都怎么可能啊。

  严格说来,局长和科长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隐瞒信息是没必要的,也是无效的。

  在基层工作中,监督、暗访的利器是服务于上级领导和重要政策措施的。比如,区主要领导和科长之间确实隔了个很多层级,信息不对称,区里的重点工作,基层还真可能“躺平”。这个时候,区里的监督系统,如督查、纪委、考核等系统,都可以发挥作用,甚至于,派电视台和报纸到基层去曝光一下,也是可以的。

  小品里的马局长就是一个职能部门领导,她当然可以监督自己的下属,但这无异于给监督系统递刀子。区主要领导或许可以认为这个局长雷厉风行,不错;但也可以这么认为,自己的下属都管不好,这领导能力怕是有问题。

  在基层单位里,“躺平”式干部是存在的,但“躺平”式领导是极少见的。《坑》最大的“坑”是,科长躺平,而科员却很积极,这真是极大的不符合实际。但凡是有一点职务的领导,如果想躺平,组织部门有的是办法让他干不了,而想当领导的普通干部实在是太多了。

  并且,沈腾如果想躺平,向组织申请一下因身体原因不担任实职领导,让艾伦这个年轻而又有能力的干部当科长,是完全可以的,组织上也是可以满足的,哪里用得着装病啊。

  笔者在调研中,还真遇到不少基层领导主动申请退出领导岗位(反正待遇又低不了),主动放弃提拔机会的。你说他们“躺平”可以,但“躺平”式干部的另一面是,这些年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实在是糟糕了不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事务多了,大多数基层领导也受不了的。

  过去,基层哪怕是一个普通干部,也是“领导”,科长还真是个“官”。也因此,相声《巧立名目》拿基层领导说事,“领导,冒号”用来讽刺官僚主义问题,是很符合实际的。

  但现如今,基层已经没啥空间,基层干部就是“办事员”,科长级别的“领导”,也没有条件“巧立名目”或耍领导派头了,还拿他们说事,就很不合适。什么时候,春晚语言类节目回归传统,真讽刺一下“领导”,那才算是成功。

  基层在实际工作中已经背锅了,他们在舆论叙事中还背锅,这不正常。反官僚主义主要是反“官僚”,但靶子不打“领导”,却打向了“下属”,实在悲哀。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