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盎-萨”恶梦的开始:中美开始缠斗“第二岛链”
1946年6月,杜鲁门政府在南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进行了一次核爆,法国设计师路易·雷阿尔灵机一动,将其新款三点式泳衣就命名为比基尼,象征震撼力与连锁反应。现在又有欧洲媒体调侃说,拜登政府让美国重返南太平洋国家的军事政策,也像穿了比基尼一样,近乎全裸地暴露出,是要“抗衡中国在太平洋的影响力”。
据美国媒体5月23日报道,美国在48小时内,分别与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密克罗尼西亚,和帕劳分别签署战略协议,尽管布林肯声称,这些协议“与任何国家无关”,这纯粹是睁眼说瞎话。
这些协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和巴新签署的双边防务合作协议。这项安全协议的完整内容尚未公开,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指出,从此前泄露的草案来看,该协议将允许美国使用巴新的机场、港口等关键军用和民用设施,允许美军在巴新实质性存在。按照《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美军的可利用对象包括:巴新北部的隆布鲁姆海军基地、莫莫特机场、首都莫尔兹比港的国际机场,及港口。巴新中部的莱城港,和纳扎布机场,也被列为备选。无疑是在宣告,老美正在加固强化第二岛链。
打开太平洋地图就会看到,巴新这个南太第一大岛国太重要了。它是连接东南亚与南太平洋、东亚与南美洲、西南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节点。不但位于连接小笠原群岛和关岛的第二岛链,也是从澳大利亚到北美和东北亚的海上航线要冲。美军一旦占据巴新,不但能掐断中国从南美洲进口能源的海上通道,还能建立起拱卫澳大利亚的北部战略屏障。
近来,美国在南太动作频频。除了刚刚与巴新、密克罗尼西亚和帕劳签完战略协议外,美国同马绍尔群岛续签自由联合协定的谈判,也在进行中,还在5月初,在汤加开设了大使馆。老美正在加大对南太的重视和投入,拉拢这些小岛国进入势力范围,实现在第二岛链上对中国建设另一道防火墙。
冷战时,为了遏制苏联,南太平洋岛国一直是美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积极活动的地带。冷战结束后,美国开始抛弃南太,撤掉一些岛国的大使馆,缩减对当地的援助。但是,尤其是去年,当中国与所罗门群岛达成安全合作协议,强烈地刺激到了山姆大叔最敏感的神经。
所罗门群岛,位于太平洋核心地带,既可连接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连接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枢纽。1942年8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与日军在该岛和相关海域,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惨烈鏖战,迈出了进军日本本土战场的第一步。虽然二战结束已经70余年,但在大国博弈过程里,所罗门群岛仍然是重要的战略要冲。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