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在极端情况下,需要有自组织的自救机制
之所以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看到涿州一位居民在水灾中的亲身经历。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只是一个个案,不一定有代表性。因此不能以个案推论到全局,所有结论都只是就本个案而言,当然,其中的道理可能超出个案本身。
这篇亲历记的题目是《涿州大逃亡》,文章写得很详细,也比较可信。文中讲到的在洪水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这对人们都有一定的帮助。可惜的是......,也许是因为题目的原因吧。
因缺乏洪水的经历与常识而不以为然
作者痛心疾首的一句话是:从一开始对洪水的不屑一顾到后来的惶恐不安只用了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
第一次听到洪水要过境涿州,需要把人转移出去。当时我们不以为然还顺便调侃了一番。我作为一个长在黄河边上的北方人来说,洪水?毛毛雨啦。
第二天也就是周日下午,大家都还是正常生活,没有把外面村子转移的事放在心上,以为这就是普通的泄洪。所以下午我们又去朋友家打了会麻将。一直到此时,我的认知里也没有认为洪水真的会来。
第三天,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尽管如此,我所住的小区地势比较好,跟周围比目测有两米多的差距,因此我们也理所应当的认为就算洪水来了也只会进外面地势低的村子不会进我们小区。
当然后来的汛情远远超出想象。许多朋友可能还记得我从前年就开始强调的汛情思维概念。在我国的北方,在经历了多少年的干旱周期之后,人们熟悉了干旱,对如何应对旱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对于汛情,对于水灾,脑子里却往往缺少这根弦。人们更多想的是天不下雨怎么办,而较少去想天下暴雨怎么办,水灾来了怎么办。
汛情思维凝结了有关记忆、直觉、经验、心理准备、本能反应、判断与决断、应对思路、平时准备的意识等诸多因素。
大水造成的问题远远超出正常的想象
大水之初的这些判断和想法,对于习惯于旱情的北方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但实际情况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习惯了旱情的北方人的正常的想象。
从作者的叙述看,在洪水中,以下几点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首先是停电。从作者的叙述可以看出,停电是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现在已经是电气化的时代,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因此停电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停电首先意味着电梯的停运,接着的,就是网络的中断或时有时无。
停电会导致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由于已经停电一天一夜,手机的电量接近枯竭。费了很大的力气联系上朋友去107国道上他的车里充电。不过最后还是充了个寂寞,充电线没带对。回到家我才想起来,电脑之前一直充着电,现在正好可以当充电宝用。
兹事体大,因为在汛情中,手机几乎是信息的唯一来源。
当然,更重要的是生活物资补给问题。我们小区正门有一个大超市,不过一直没开门,听说是怕被人哄抢,而且现在没有网络无法付费,所以他们一直没有开门。因此小区里面的那些小商店瞬间被抢购一空。在水势稍缓之后,来到超市门口,商品必须要用现金购买,没有现金要拿身份证登记,事后再付钱,我觉得还算人性。
不过尽管如此,还是让我们体会到手里准备点现金的必要性。同时也就想到,如果全面推行数字货币,在灾难发生情况下可能产生的问题。
在生活物品当中,特别要提及的是水和燃气。接下来是饮用水的问题。正如作者所说,现在的水可以说是战略物资。而停气,作者则形容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救援与自救:需要的是机制
我国有句成语,叫守望相助。在传统社会中,这是在面对特殊情况的时候,乡邻之间的一种自助方式。这里的守望,兼有瞭望和防守之意。在类似这次水灾的情况下,邻里间的守望相助,显得尤为重要。
洪水来得非常突然。作者写道:洪水已经有了明显的上涨趋势,马上要淹没整个小区。很多人都不知所措,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仿佛这里变成了一座孤岛。从作者的叙述来看,小区的居民似乎一直没有得到比较权威的汛情通报和转移通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的混乱是可想而知的:周一下午相继有人在群里发消息说凌晨十二点要大泄洪,水会很大,河道两边都有可能会被掩埋。各种官方媒体和自媒体把此次泄洪渲染得异常恐怖,不安的气氛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但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而且,自从停电和网络信号变差后,得到的的消息开始逐渐变少。
由于信息不畅和缺乏有效的组织,救援也处于混乱的状态:蓝天救援队是最快到达我们小区的救援队伍,但由于停电、涉水网络中断,导致他们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救援。很多救援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就连他们自己基本的住所吃饭问题都没有解决。没办法,救援人员只好跟附近的居民打听哪里有灾民然后就去哪里抢救。
作者写道:洪水来临的时候,可以说我们社区彻底进入了一个无政府状态,但并没有因此发生混乱,社会秩序也没有崩塌,更没有发生打砸抢和零元购的现象。淳朴的人们依然遵循着正常的生活法则,他们友善、互助、不离不弃,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依然保持乐观和互相鼓励,都愿意伸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今天已经是21世纪,已经是各方面都很发达的时代。但尽管如此,从这次水灾看,在紧急情况来临的时候,还是不能忽视自助自救,特别是有组织的民间自救方式。为此,需要建立这方面的机制。不能完全指望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