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根: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

2023-08-12 661 0
作者: 卢永根 来源: 中国科普博览

  ​​“爱国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对你们这代青年进行爱国主义的补课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座的大都是十八、九岁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你们正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这一代青年是幸福的、可爱的,但又是带有缺陷的。

  你们这一代青年的缺陷在哪里呢?一是没有全面而系统地接受过历史教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的教育。因而,许多人对中国的历史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多,不同程度地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

  二是缺乏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观点的教育,即社会发展史、革命人生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等观点的教育。

  三是年纪还比较轻,社会阅历浅,没有深切体会过我国民族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因而,政治上比较幼稚。特别是当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许多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文明缺乏分析和辨别能力。因此,进行爱国主义的补课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我想谈谈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是这个民族的光荣传统。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几千年来,我们民族由发生、发展到繁衍有10亿人口的今天。这其中,经历了许多苦难和曲折,如外族的入侵、内部的动乱等等。但是,我们的民族始终没有被削弱、被分裂、被消灭,而是不断前进。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巨人。

  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是作过重大贡献的,在思想、文化和科学等许多方面,都对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的民族是酷爱和平的,但也从不屈服于外来的侵略。所以说,爱国主义是这个民族的光荣传统。我国著名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同志曾说过,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两个特点:一是爱国,二是不笨。中国的知识分子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民族的和人民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我国近代史上,在解放战争时期,北京大学有个名叫朱自清的教授,他拍案而起,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故事,充分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当新中国刚诞生,钱学森等大批留美学生就纷纷回国。他们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国。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我想:他们回国图的是什么呢?当时,在百废待举的新中国,不要说是享受,就连解决吃饭问题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啊!这正如钱学森同志说的,我什么也不图,只有一个,为祖国争光。

  我上面所列举的人和事,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忧国忧民、国家兴亡和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把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抉择中,他们会做出“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决断。他们的思想和品德流芳百世,成为鼓舞炎黄子孙后代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力量源泉。

查看余下5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