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一些考核标准,很大程度是依据“城里人”的价值喜好
当前,一些干部群众仍有反映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的问题。基层形式主义有哪些新表现,又该如何探寻破解之道?笔者多年来一直围绕基层治理作相关研究,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见解。
形式主义的表现与根源
笔者认为,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指挥棒”问题,即来自上级各部门的考核评比;二是官僚主义问题,即上级部门脱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考核评比本身没有错,其目的是激励、调动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但目前出现考核指标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化的趋势。与考核相配套的各类检查也越来越刚性,这些检查不仅要看结果,而且要看详细的过程记录。
考核指标越来越多主要是由于上级各个部门认为自己部门的工作重要,只有将自己部门的工作纳入考核,才会得到下级部门和基层政府的重视,才能体现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于是,“上面千条线”的“千条线”都设计了考核目标,并量化成具体的分值,要求基层政府完成。但是,作为“一根针”的基层政府,其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无法应对“千条线”上的量化指标,有些工作就只能“形式主义”地应付一下。
考核指标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的结果是忽视了基层生产生活的多样性和基层事务的复杂性。比如,一些地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对农村房屋“穿衣戴帽”,即墙面刷成统一的颜色,盖统一格式的屋顶,装统一样式的门牌;鸡鸭不能放养必须圈养,鸡舍必须用竹子围成所规定的样式;猪圈必须用火砖砌墙,盖琉璃瓦顶,在指定区域搭建成统一的样式……如果按照这些规定建设,农民所建的鸡舍和猪圈不仅费用高,而且离家远,不方便喂养和管理,因此便导致很多留守老人不得不放弃饲养。
还有一些地方,农村人居环境考核的标准之一就是村道上不能有家禽粪便,一旦发现就要扣分。为了达到考核标准,基层干部就只能禁止农民在村庄饲养家禽。但从群众的角度看,为了达到考核标准而不让农民养鸡养鸭其实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
对过程的考核导致了大量的“留痕”,甚至产生了通过打磨资料、“包装”替代实际工作的形式主义。比如有些地方的工作,主要通过各类会议记录、学习记录和App上的打卡来体现,或是创建各种制度墙、背景墙,竖立各种宣传牌。把精力更多地用到包装上,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能做好,相反却会影响基层政府干其他实事的精力和效率。
再来看官僚主义是如何导致形式主义的。概括来说,官僚主义不从实际情况出发,致使考核指标脱离实际,从而导致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