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刚:以新时代“斗争论”开创建党精神的新境界
【摘要】社会主义是私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过渡阶段,存在着两种方向、两种制度、两种价值体系的冲突,共产党人如果不能坚持斗争,就无法战胜敌对势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中提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的斗争号角;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十个坚持”,指出了弘扬建党精神的新境界;社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应该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开启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社会主义是私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过渡阶段,存在着两种方向、两种制度、两种价值体系的冲突,共产党人如果不能坚持斗争,就无法战胜敌对势力。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其主题的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①从这个主题可以看到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透过现实的滤镜,从中可以看出新时代“斗争论”的思想。因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唯一对世界资本主义有制约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强敌环伺,唯有开启伟大建党精神新境界,斗智斗勇,才能描绘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纪画卷,国际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整体态度没有变化,把中国看成资本主义主导下世界的社会发展另类,我们本身也以“特色”二字表明了我们的立场,党中央拨乱反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是斗争思想的表达。
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就是对我们斗争为文化基因的革命文化进行的一次重点解读。中国文化关于斗争的表述不尽相同,儒家用“克”,道家用“修”。《易经》也可以看作是“斗争论”的古老读本。《矛盾论》就是毛泽东主席对马克思主义斗争论中国化演绎的描述,《实践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斗争论中国式具体操作的描述,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斗争性归纳,给中国人的思想找回了另一只“道眼”,自此中国文化精神更加完备、更加有效。拿破仑预言的“东方睡狮”正式觉醒。尚和合、法阴阳、不尚贤,而尚人民,人民以主人的身份返回历史舞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②这种具有鲜明革命性的表述,除了擎起“斗争”的利剑,才能由资本支配人民,变为人民支配财富。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