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仇美仇日,就是爱国?

2024-06-30 3624 0
作者: 胡锡进 来源: 胡锡进观察

  中国人普遍关心国际上的事,一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国国家命运受外部牵连多,如今的对外博弈任务重;另外也是因为谈论国内话题敏感点多,很多时候放不开,而对外话题则相对更开放。像美帝、日本军国主义,怎么骂都没关系。但我们要防止网上舆论对外部挑战和敌意的无限夸大,用仇美仇日在网上做极端民族主义消费,将中国的大多数问题归咎于外因,这不利于保持舆论场的基本客观。那些舆论挑动起来的过激情绪会牵制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效运用,也可能在一些事情上绑架官员们的表态。

  所有社会都有朴素的爱国主义,它们会因为一些国家间的冲突和摩擦变得激烈,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也会形成冲突甚至对抗。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致力于对外开放,而且对外开放对我们的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在弘扬爱国主义的同时,保持透视国际冲突的理性和清醒,协助、配合国家将国际冲突尽量保持在国家对国家的层面,减少那些冲突向不同国家的社会,也就是人民层面的扩散。那将有利于管控冲突,让转圜或者缓和更有可能发生。

图片

▲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的与会者。此次交流周以“传承鼓岭情缘深化友好情谊”为主题,来自美国十多个行业的200余名青年与300多名中国青年出席。“鼓岭缘”美中青年交流周的举办有助于促进美中青年间的理解和友好关系。

  换句话说,国家和国家可以冲突、博弈,但是我们要努力争取与对方社会和人民的友好。在国家冲突中,我们支持自己的政府,但是要保持支持方式的恰当和有效,尽量不让这种支持延伸为对对方的仇恨,要避免双方社会和人民的相互敌视。

  现在国际社会总体上仍是“丛林法则”,谈到国际规则和道义,所有国家的出发点都是自己的国家利益。欧盟外长博雷利不久前公然说:“外交就是管理双重标准的艺术。”像美国这样的霸权国家,它一定会想方设法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哪个国家有挑战它的潜在可能,它都要打压。莫说你有挑战它的意愿,就是你形成可以挑战它的实力,它都不干。这很不公平,但这就是国际政治的现实。

图片

▲欧盟外长博雷利经常在公开场合表示,“我们经常因双重标准而受到批评。但国际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于使用双重标准的。我们并非对所有问题都使用同一标准。”最近一次类似表态是2024年5月3日针对巴以冲突和乌克兰问题,以及对华经济问题等态度被质疑双标时回答的。

  对中国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避开美国打压我们崛起的锋芒,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美国打战略太极,不断扩大其妄图一手遮天的缝隙,开拓出中国全面发展和现代化的巨大空间。我们要做的是怎么对付美国,拆解盟友对它的“忠诚”,而不是一味“恨”美国,并且“恨”它的盟友。在国家关系中,“恨”不解决问题,它只能增加对外博弈的冲动,导致动作走形。

查看余下4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