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更加强调坚持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他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他强调,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志刚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撰写的这篇文章,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原文发表于2014年《中华魂》第8期。现予修订发布,以飨读者。
关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王志刚
邓小平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一直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现在,改革开放进入到深水区、攻坚阶段,更需要完整准确地学习理解和贯彻邓小平理论,这对于避免改革开放的失败和实现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反思改革开放的过程,问题和失误在于未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
过去有个说法,叫做什么时候按毛泽东思想办事,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背离了毛泽东思想,我们的事业就挫折、就失败。可以说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结果;问题和失误是没有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造成的。不是邓小平理论出了错,而是我们在行动上出现了偏离。一些社会上出现的暂时的倒退和丑恶现象,往往被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接。当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后,就会感到这种对接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是记错了账、找错了门、认错了人。是邓小平同志最早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始终坚持,怎么能把一浪高过一浪的自由化思潮记在他身上呢?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文艺“两为”方向,怎么能把理想的破灭、纪律的松弛、道德的堕落、人心的离散挂在邓小平理论的名下呢?事实雄辩说明,没有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贯彻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中出现重大失误和挫折的根源所在。为什么会出现正确的理论被割裂、被歪曲、被误导呢?
一是理解上的差异。理论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两大功能的实现有个转化过程,这一环节要由人脑来完成。同样的理论每个人理解却不同。以下几个方面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1)把手段当成目的,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往往把发展生产力这一手段当成目的,得出经济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想方设法捞钱。(2)把全局当成局部。如保护傻子瓜子,不去动他,是从全局讲,表明我们的改革开放路线不变。一些地区却把这个全局和他们的局部划等号,去保护不法个体户,支持容忍偷税漏税。(3)把特指当成泛指。如邓小平对特区的某些指示,就不能照搬到全国。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