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澄:在希望与挑战中坚守我们的信仰——答印共记者诗语同志


图片

 【作者按】本文是笔者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四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期间,接受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党员、党的机关报记者诗语同志的采访交流时的回答。

图片

  【作者胡澄在论坛期间与丹麦共产党主席洛特同志(左)、巴西共产党中央委员何塞同志(中)交流】

  一问:您如何评价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四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的体验,活动的主要主题以及来自六大洲的不同声音?

  我对世界社会主义论坛的举办充满着欣喜与期望!

  在回答您问的“来自六大洲的不同声音”的问题之前,我先说一说这次论坛的“共同声音”。

  这正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导师列宁同志所说的那样:“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我想对于人类进步事业的追求,对于共产主义美好远景的信仰,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价值观的认同,就是我们这次世界社会主义论坛的最大的“共同声音”。

  在当今物欲横流,资本为王的社会中太需要这样的“共同声音”了。只可惜论坛的影响在中国只局限在学术殿堂之上,对于普通的人民群众没有影响。任何进步的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内,如果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而不变成人民群众手中尖锐的武器,那就毫无用处!最多只是一些人的“政绩工程”和学术饭碗。

  对于您所问的论坛中的“来自六大洲的不同声音”,我认为这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大合唱中的不同的声部,只能使我们的乐曲更加丰富,更加和谐,更加悦耳动听。

  二问: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在当今极化、战争、垄断资本主义、制裁等变化中的世界上,它们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通过聆听大会的发言和阅读几位共产党领导人的赠送给我的材料,我觉得大会的核心问题,还是像恩格斯当年在为《资本论》写的书评中所论述的那样:“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我认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依然是当今世界关系的轴心。

图片

  【外国共产党领导人赠给笔者的党刊】

  中国哲学家老子曾经说过:“少则得,多则惑。”我们只有牢牢把握住恩格斯所阐述的这样简明、鲜明这个“轴心”。就更加能够深刻地理解这次论坛给我们的启示。论坛的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在资本与劳动为轴心的时代,在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猖狂的时代,我们还在讨论社会主义、共产党,就证明那些资本家和当权者,不管他们拥有多么大的财富与权力,也无法遮蔽劳动者的呐喊!虽然这种劳动的呐喊在五星级的殿堂中显得有些违和与无力。

查看余下4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