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把“尊重劳动”摆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首位


  把“尊重劳动”摆在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首位

  郝贵生

  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中讲到:“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因此,他的结论是“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倾向。”(《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41页)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党内、在整个社会中,应该形成这样一种空气、一种氛围、一种社会环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应该摆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首位。

  为什么这样讲呢?

  一、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源泉和动力

  唯物史观的最重要的基本观点就是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源泉和动力。马克思早在1845年所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说,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源泉和最终动力就是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发展了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说,任何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里所说的个人都“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马克思还说,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一个或几个星期,那么这个民族就无法生存下去。上述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观点。但是自阶级社会产生特别是脑体劳动区别开来以后的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贬低和鄙视物质生产劳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如中国古代孔孟学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受治于人”就是这种观念的典型表现。所有的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及其依附的知识分子都是这种认识。

  二、毛主席高度重视劳动和劳动者

  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是“镰刀斧头”。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工农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之后,根本扭转了旧社会鄙视劳动和劳动者的旧恶习。1949年9月,毛泽东在为《新华月报》创刊号题词时,就把“爱劳动”列为“全体国民的公德”之一。毛主席和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特别强调,劳动应该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事情,劳动者应该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人们,而劳动节就应该成为我们人民和国家最值得纪念和庆祝的一个节。毛主席还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毛泽东时代,涌现出大批大批的以普通工人、农民为主的劳动模范,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并被提拔到中央的领导岗位,如陈永贵、吴桂贤、尉凤英、李素文、孙健等等。毛主席重视普通工人农民的劳动,并不是排斥知识分子的劳动,他多次讲过,劳动区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二者都应该受到尊重,同时也要相互学习,既要反对轻视知识分子的错误倾向,也要反对鄙视劳动者的更为严重的错误倾向。1964年毛主席生日那天,就宴请大庆王铁人、大寨陈永贵、知识分子代表钱学森、与工农相结合的代表邢燕子、董家耕到家中聚会。毛主席特别强调作为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要多向工人、农民学习,不仅要学习工人、农民的实践知识,更要学习工人农民的阶级立场、阶级觉悟。毛主席的思想是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这也正是毛主席特别强调的知识分子世界观改造、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必要性。毛主席还特别强调干部参加劳动对于防止领导干部脱离劳动、脱离群众、反修防修的极其重要意义。他1963年转发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的批语中说“浙江省这七个材料都是很好的。……我们希望争取在三年内能使全国全体农村支部书记认真参加生产劳动,而在第一年,能争取有三分之一的支部书记参加劳动,那就是一个大胜利。城市工厂支部书记也应当是生产能手。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不然的话,让地、富、反、坏、牛鬼蛇神一齐跑了出来,而我们的干部则不闻不问,有许多人甚至敌我不分,互相勾结,被敌人腐蚀侵袭,分化瓦解,拉出去,打进来,许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也被敌人软硬兼施,照此办理,那就不要很多时间,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马列主义的党就一定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党,变成法西斯党,整个中国就要改变颜色了。请同志们想一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情景啊!”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0条)

1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