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力:必须坚持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方向

2024-10-27 1179 1
作者: 姚力 来源: 中国正在说

  编者按: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节目,2024年10月25日晚9:20播出的第三期节目,主题是《医疗卫生现代化的中国经验》。本期节目中,主讲嘉宾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姚力,4位观察员分别是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党委书记万小英、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赤脚医生马文芳、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医药频道副主任林敬和中国第23批援助几内亚医疗队队长、北京安贞医院原副院长孔晴宇。他们一起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探讨未来如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经授权,本网特此转发完整节目视频和文字版,以飨读者。

  正文:

  主持人: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这里是福建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节目,我是主持人江宇,欢迎大家。

  新中国成立前,旧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很多仁人志士都把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作为救亡图存的出路。新中国的成立、新制度的建设,逐步治好了国家的病、社会的病、民族的病。今天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活得更健康、更长久已经是大家共同的愿望。那么75年来,新中国医疗卫生,创造了怎样的成就和奇迹,我们怎样借鉴历史经验继续走好中国式医疗卫生现代化道路。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姚力研究员,欢迎姚老师。

  主持人: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其实很多领域都有非常有代表性的说法。比如说工业,就说我们是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工业化道路。农业,我们是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多的人口。那么关于医疗卫生和健康,您觉得我们这75年,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姚力:医疗卫生和人民健康方面取得的成就更突出,一点不亚于工业和农业在世界上取得的成就。我给大家讲一个数字,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可是现在大家知道多少了吗?已经达到78.6岁。

  主持人:那就翻了一番还多,接近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姚力:所以我想,我们应该由衷地感到新中国带给我们的这种幸福感。

  主持人:好,下面我们就把讲台交给姚老师,请她给我们讲中国医疗卫生现代化的成就和经验,大家欢迎。

  姚力

  演讲

  姚力:健康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一个人。应该说新中国75年,在人民健康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看1949年,当时全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只有3670个,病床,全国只有8.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是54.1万人,真正受过高级医疗卫生培训的人只有38000多位医生。再来看2023年我们的医疗机构有多少呢?107万个,多少个病床呢?1017万张。我们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更是猛增到了1524万人,这个医疗卫生资源的变化应该说是非常巨大的。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