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庚侨:也谈“三座大山”的含义​——与易中天先生商榷

2024-11-28 2577 3
作者: 范庚侨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图片

  易中天先生说:“究竟是谁推翻了三座大山?就需要正本清源地告诉读者:封建主义就是分封制,是被秦始皇推翻的;帝国主义就是帝王制,是被孙中山推翻的;官僚资本主义?根本不存在!官僚主义=垄断主义;资本主义=竞争主义。竞争与垄断水火不相容,史上何来既竞争又垄断的官僚资本主义?只有官僚权本主义!”

  易中天先生的言外之意是,“三座大山”要么早已被推翻,要么根本不存在,因此,民主革命所确立的以推翻三座大山为核心的革命对象是虚构出来的,是子虚乌有的。照他的逻辑,这场民主革命压根儿就是多余的。

  第一,封建主义和分封制

  易中天先生言之凿凿地说:“封建主义就是分封制,是被秦始皇推翻的。”

  现在学术界像他这样理解封建主义这个概念的不止他一人。现在有不少学者也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就已经结束,秦始皇建立的政权,不属于封建社会,而是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不是封建主义,而是专制制度。例如,易中天先生就说,在中国封建主义时期,“思想多元,言论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认为封建主义是有利于社会文明发展的。

  易中天和其他学者的看法,貌似有理,不过,这是对封建主义(包括封建社会、封建制度)这个概念的一种片面的、狭义的理解。他们是在生搬硬套“封建制”这个概念。

  “封建制”这个概念是一个舶来词汇,它最早出现在欧洲十六世纪,是当时欧洲学者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制度的一种解读。后来被马克思借用,作为五种社会形态之一为世人所知。

  欧洲的封建制出现在十一世纪,它是伴随着军事占领、为适应统治者的实际需要而诞生的。封建制的最早形态出现在法兰克,它的最完备形态形成于英格兰。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国公爵威廉率领大军渡过英吉利海峡,打败了继位不久的英王哈罗德。威廉率领的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部队,哈罗德率领的是缺乏训练的步兵部队,这是一场新式骑兵对旧式步兵的胜利。跟随威廉作战的骑兵部队如果追本溯源的话,可以追溯到公元八世纪出现在法兰克的“骑士”。这种“骑士”很不一般。按照规定,骑士们必须自备战马,以及战马必备的各种马具(马鞍、马镫和马衔),另外还要备好长矛、鸢式盾牌、马刺长靴和铁盔甲等武器装备。这是一种职业骑士。一个成熟的职业骑士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这种训练一般要从孩童时期开始,一直要延续到21岁左右。一个合格骑士,他自备的武器装备和参加训练所支付的费用是一个巨额数字。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