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争鸣:横亘在劳动价值论面前的三座大山(一)

2023-09-07
作者: 叶风尘 来源: 红歌会网

  引言

  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的哲学思考,结论容易让人接受,但是一旦进入实战领域,这个理论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议从未平息。翻开教科书,内有马克思给出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定义:价值取决于凝聚在商品之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如果仅仅站在马克思对于劳动价值论的原始定义的角度去理解劳动价值论,这个理论其实是不成立的。它的复杂程度,超出原始定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在它的前面,有三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分别指向价值的转形、平均利润率、价值的增值三大问题,涉及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三类不同性质的剩余价值。在三大问题彻底解决之前,劳动价值论没有实用价值。

  会变形的价值:剩余价值的统筹和分配

  价值转形是马克思对于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突破,简单的说,价值转形就是原本属于劳动者本人的剩余价值被社会统筹,重新分配了。分配要满足平均利润率规律,即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按照各个生产单位的资本权重进行分配。举例来说,农民也有剩余价值,但是除了土地,农民基本没有资本,所以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并不会分配到农民身上。另一方面,工人的剩余价值,不仅仅有自己的,还有农民的。

  由于各行各业的资本权重不同,彼此分配到的剩余价值也就不同,它造成了价格和价值的脱节。我们所看到的劳动时间,只能代表劳动力的价值,不能代表剩余价值。由于劳动价值是由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构成的,所以劳动时间也不能代表劳动价值。这种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并不会影响总剩余价值,也不会影响总劳动价值。从宏观上看,劳动价值论依然成立,只不过我们把其中的剩余价值换了一下位置而已。马克思提出了价值转形的两大条件:总价格等于总价值,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回过头再看这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已经包含了对剩余劳动时间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并非是我们看到具体劳动时间。

  价值转形的前提是必须存在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存在的前提是轻重工业要分工。轻重工业分工之后,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品交换必须要通过以货币形态存在的剩余价值或折旧。如果轻重工业不分工,剩余价值或折旧将完全封闭在产品的内部,不会有独立存在的外部形态,剩余价值的转移没有可以实现的外部载体,价值转形将不会发生。两大部类的分工为剩余价值的存在提供了生存土壤,让剩余价值可以脱离劳动力价值而独立存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剩余价值不是真的有剩余,它只是“分工”。分工前有100人工作,劳动价值100元,它代表商品交换的价值量是100元。轻重工业分工后,重工业分走一半的劳动力,劳动价值就是200元,它代表商品的交换价值量是200元,不仅包含100元的生活资料,还包含100元的生产资料。剩余价值并不能凭空创造出100元的剩余产品,它仅仅代表轻重工业分工后,原本不需要交换的生产资料,需要独立进行核算,所以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

  【文/叶风尘,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