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敏:琼瑶和童祥苓的离世差异,背后是价值观之争
最近我们在新闻上了解到,有两个80多岁的名人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离世。大陆对岸的台湾著名文化人、言情小说作者琼瑶选择用最不痛苦的自杀方式(烧炭)告别人世;而另一位大陆文化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因病于12月2号下午在瑞金医院去世,享年89岁。
我们发现在网络平台上,琼瑶的自杀事件成为了头版头条,而且还收录到专题中,甚至尹锡悦搞的戒严风波都被它给盖过了。琼瑶自杀事件享受专题待遇,而且还呆上好几天。一般也都是国内外重大事件才有这个待遇,但给一个受不了衰老折磨、不考虑子孙和粉丝感情者以这样高的待遇,这无疑是让大家认为,这些媒体是高度肯定其人有死亡自主权的主张。
在我们人类的认知当中,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父母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和自己都没有权力来决定自己的死亡,除非特例。好死不如赖活不只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也同样是许多国家人民的行动准则。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我们现在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并不是为自己而活的,也只有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价值和贡献,才能让大家高度肯定你的一生。因此,当社会越肯定你,你就越不能轻生,因为没有比对你肯定的人更希望你长命百岁的,也只有让大家认识到你是为大家着想的,大家才会尊重你,才认为支持你是他们干的很正确的一件事情。
我们并不排斥安乐死,因为当一个人真的处于生不如死的时候,他要超脱也是我们能理解的。但很显然,琼瑶还没有到这种地步,否则她的子孙也不可能感到这样的突然。
从琼瑶一贯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她太追求感性的东西了,她的作品太突出于男欢女爱,让爱情高过一切了,就没有什么家国情怀。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难以接受人老后的那些痛苦了。
当然,文人就是文人,她却把这个说得很漂亮,她在遗书上说:
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的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万一不幸,还可能成为依赖「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我曾经目睹那种惨状。我不要那样的「死亡」。
我是「火花」,我己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我要说的话,都录在我《当雪花飘落》的视频里了。希望我的朋友们,多看几次视频,了解我想表达的一切。
「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我的死亡我做主”,这也不免让我们想起在西方混得风生水起的LGBT。因为这个群体的人是拒绝承认老天爷给TA定的性别,主张“我的性别我做主”,我今天认为自己是男的就是男的,明天认为自己女的就是女的,如果我今天认为自己是不男不女,别人也都要闭嘴,就不能说三道四。在TA眼里,彩虹旗至高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