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植竹:如何学到于东来的“经商理念”?
于东来火了,几乎形成了一股谁都挡不住的“胖东来热潮”!
曾有一帮人想把于东来搞臭,甚至妄图将他“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但是事情却恰好相反,他不但没臭,反而越来越香,越来越火爆了!他的店铺门前已经是人山人海,购物的人群排成了巨龙般的长队,有人开着车跑几百公里路也要到他那里去买东西。于东来请求“外地顾客不要到我这里来购物了”,都没有多大效果,大家还是慕名而纷纷前往。
这不奇怪啊,谁不想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谁不想购买健康安全的食品呀?于东来的商品货真价实,不安全的食品他不卖,自己店里就有检查人员把关。卖出去的东西,顾客不满意还可以退货。这样的“顾客至上,服务第一”,能不受人喜爱吗?何况他的商品(含食品)货好还不贵,即使是价钱贵一些,顾客也是乐意买的呀。现在的商品尤其是食品,农药、添加剂超标呀,转基因的东西普遍存在呀,已经成了人们很担心的一个大问题。我曾听过两位居民谈天,当谈到吃东西一事时,一人长长叹了一口气后说:“现在吃东西都成了一件烦心的事,不吃吧,怕饿死;吃呢,又怕毒死。”话是说得难听,但却反映了百姓的担心,这却是实在的。
目前的经济不景气,许多商家的生意不好做,而于东来却在把90%以上的利润让给员工的情况下,一年还能赚14亿元,多么神奇呀!不少商家也就想把他的经商经验学到手,但却很奇怪,大家都说学不到手。有人惊叹:“我学不到呀,学不到!”
于东来并不“保密、留后手”,怎么会让别人学不到呢?原来是前来学习的人没有学到根本,也就是没有学到于东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他的“经商理念”。
在我看来,于东来是一位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民营企业家,也可说是一位“先富带动后富”的楷模。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娘肚子里带来的,而是他从经商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读过一篇题为《改变胖东来命运的一夜》的文章,知道了于东来的简历。我把那篇文章删节了一下写在下面:
1966年出生于河南许昌的于东来,小时候家境贫穷,初中只读了一年后就退了学,混迹于社会。开始是做小生意,卖过水果、冰棍、花生、电影票。但没有一样赚到钱,还因当“黄牛”卖电影票时被抓而挨过揍。做生意不成,便到橡胶厂打工。还不错,20岁的他便被提拔当了车间工段长。他暗下决心,经过继续努力,要当上副厂长。没想到一年后,工厂开始改革,他不但没升官,反而被降了一级。他咽不下这口气,便辞了职。离厂后开了一个卖烟酒糖果的小店子,每天到十几公里外去进货,一个月能赚到几千块践。他却不满足,嫌钱赚得太慢,发现周围很多“地下小商店”偷偷倒卖烟酒赚钱多,自己也就想冒冒险试试,又谁知因此事进了两次局子,钱没赚到,反而欠了几十万的债务。他为躲债,东藏西躲了两年多。于东来说:“从这时起,我开始回顾过去所走过的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挫折、坎坷,不是因为命运不好,而是自己急着发财,太急功近利。”“在我的骨子里、性格里,贪婪、自私、心胸小、虚伪这些劣根,深深地伤害了自己。”此后他就老实了。1995年,他在许昌开了一家卖烟酒的“望月楼胖东来店”,后来改名为“胖东来名烟名酒购物中心”。为了保障货真价实,他亲自开车去取货物。货到店后,他在每盒香烟的开口处盖上店铺印章。那时假烟酒很盛行,胖东来如此重视货真价实,也就博得了特好的口碑,生意也就很兴隆。开店第二年,他就赚到了上百万,不仅还清了以前的债务,还增开了第一间分店。然而此时(1998年3月1日),一场大火不仅让胖东来超市化为灰烬,还殃及楼上的宾馆,夺去了8条人命。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原来是几个当地的地头蛇调戏、打骂店里女店员,引发与超市员工冲突。对方报复而纵火,结果有3个犯罪分子被判了死刑。对此,于东来陷入了更深深的沉思:为什么社会戾气这么重?人与人为什么会发生冲突?为什么一场口角之争最后搭上了11条人命?他找不到答案,就去阅读一些名著,终于找到了答案:善良与爱才是世界上最重的东西,“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源于爱,爱可以解决一切痛苦和烦恼。”从这一刻起,于东来找到了自我救赎的东西,感悟到追求金钱并不特别重要。他说:“我就希望把我一生的感悟奉献出来,去造福更多的人,为这个社会增添更多的美好。”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