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钧:何谓“强势人民币”?——读一尘老师文有感
读一尘老师在昆仑策发文《强势人民币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我认为这种说法从意识形态上是正确的,但是,作者没有对何谓“强势人民币”进行说明。我谈一下我的粗浅理解。
我理解,所谓强势人民币,并不是在所谓国际金融市场上自由流动的人民币,不是可以自由汇兑的人民币,不能从汇率的角度评价人民币是否强势。
我理解的强势力人民币,有以下四点:一是货币发行和流通控制权,完全掌握在中国政权手中的人民币而不是所谓央行手中,由主权银行承办人民币存款、结算、支付业务,使用人民币对商品进行定价。二是人民币的发行,取决于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外汇储备无关,与任何“锚”都无关。三是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有结算、支付、计价资格和权利的人民币,争取到人民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结算支付资格和权益,则国际贸易也才有可能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支付。四是由中国主权银行和金融机构负责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支付业务的人民币,原则上讲,不能由美元霸权的金融机构承担人民币结算、支付业务。
也就是说,人民币的主权必须完全掌握在中国政权手中的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人民币。独立自主的人民币才可能是强势人民币,政权才有足够的办法让人民币强势。
这样的人民币,就成了中国政权用于分配各行业劳动力、平衡各行业阶层利益分配、形成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建设发展重点、动员全国人力物力的强大工具,简单说,也就是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工具。这样的人民币,因为发行、流通、结算、支付权利掌握在政权后中,所以,政权才有可能让其强势。
当前的情况是什么呢?当前的情况是,在中国金融市场不断膨胀、中国金融开放、金融国际化、金融市场化的政策条件下,在“畅通国际国内金融资本流动渠道”的大政策之下,外资大量涌入中国金融市场,人民币并不是由中国政权控制的主权人民币,人民币的发行、流通控制权、结算支付权、计价权并不掌握在中国政权手中,很大程度上还掌握在中国的银行体系和外资特别是美国金融资本手中。人民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还没有争取到充分的结算、支付、计价资格和权利。中国对外贸易很大比例并不用人民币结算、支付,而是用美元结算支付。承办中国对外贸易结算支付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也不全是中国主权银行,还有外资、合资银行,特别是美资金融机构。更有甚者,中国银行体系也是“合资”的,含有美国金融资本的大量股份。美国金融机构,比如高盛、摩根、贝莱德、先锋领航、桥水、瑞银、黑石等,与中国主权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同样承担了人民币发行、流通、存贷、结算、支付、投资和基金、理财、信托、股票、证券、保险、再保险等金融业务。这样的人民币,当然是不独立的,是主权特征和政权特征都有残缺的人民币,是中国政权不能完全掌握和控制的人民币。所以,这种不独立的货币,是带有殖民地性质的,在相当程度上是美元的代用券。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