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东丨认同与共鸣:1935年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与宣介
【内容提要】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精神在红军指战员中的传达与宣介,是实现从上到下完成转折的关键。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历经从中央到基层的逐级落实,确保会议精神得以在复杂战局中及时高效的传达。中央层面对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主要采取口头当面告知、电报传达和文件指示、会议集中传达等形式。各部队内部对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主要采取集中开会,通过听取干部报告、学习相关材料、开展讨论发言等形式实现对遵义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文告、媒体以及宣传队的宣介则进一步巩固了传达成效。通过传达与宣介,遵义会议精神在全党全军中获得了广泛认同与共鸣。
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短短三天时间里在中央高层达成了共识,开启了转折之枢纽。但“任何政策的决定或改变,任何政策中之正确的部分或错误的部分,必须适时地不但向干部而且向群众公开指出,才能得到群众的了解和拥护而成为力量。领导者必须经常掌握这一主动,不要因为过分小心,许多有关政策问题,仅限于少数干部知道,弄得群众及下级干部反彷徨不定,结果必使自己陷于被动”。故遵义会议精神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传达给每一位红军指战员进而通过宣介巩固传达成效,最终化为全党全军的统一共识。至此,才能标志着转折的最终实现。
一、遵义会议精神传达及其形式
“传达”就是指将一方的思想、情感、信息或意图通过有效的方式准确地传递给另一方,使其能够理解和接受。它是人们之间沟通的基础,是信息传递的桥梁,也是理解和合作的基石。及时有效的传达能够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促进合作,提高工作效率。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可分为中央层面的传达和部队层面的传达两大类,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中央层面的传达
中央层面对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首先通过直接参会的方式实现了对红军高级将领的传达。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等人参加了遵义会议,除彭德怀中途因军情需要离会外,其余均在遵义会议上接受了会议精神的传达。除直接参会人员外,中央层面对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口头当面告知、电报传达和文件指示、会议集中传达。
一是口头当面告知。对于地处临近的部队,中央采取的是口头面告的方式传达遵义会议精神。以红一师为例,其领导干部就是在猿猴场渡口准备渡河之际,被告知前往司令部与毛泽东会面。据李聚奎回忆:“毛泽东同志派总司令部的一位参谋到渡口来找我们,要我和政委黄甦、政治部主任谭政同志到他那里去一下(师参谋长耿飚同志正在前面指挥部队渡河)。”在面谈中,毛泽东通报了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的情况,说这个会议“开得很好”,特别强调会议“解决了军委的领导问题”,更着重阐述了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问题和部队的缩编问题。这种面对面传达的方式,确保了会议精神的准确传达。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