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伟丨矛盾起点:《资本论》“周易之谜”释疑


1.jpg

  【作者按】《资本论》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相应地,《资本论》起点问题一直也是作为“纯学术”的议题被学界加以研究。但也有例外:矛盾起点问题总被视为经济研究的“理论禁区”。“世界需要社会主义逻辑”。如何研究社会主义逻辑,却不得其门而入!《资本论》是否作为社会主义逻辑,如何作为社会主义逻辑,同样不得其门而入!有网友把华为作为社会主义标准范式,有网友支持把美国犹太国际垄断金融资本集团作为本轮世界革命的对象,也有网友鼓吹“共同体的主体论”……。更有学者希望从《资本论》中获得重大的理论重新发现,以更好解释“社会主义劳动”和“社会主义资本”。除此之外,理论和实践的矛盾也令诸多青年倍感迷茫!一时间,学术死了!原创学术死了!《资本论》学术死了!社会主义学术死了!果真如此吗?

  ——近期,我发表三篇文章。一篇的主题是“《资本论》的唯物史观”(《论劳动矛盾与资本矛盾——兼析〈资本论〉周易学之谜》,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一篇的主题是“《资本论》的唯物辩证法”(《〈资本论〉价值形式的思维学——关于〈资本论〉第二卷体系学地位的理论审思》,载《当代经济研究》2025年第4期);还有一篇的主题是“《资本论》的主体”(《〈资本论〉工资原理考——马克思主义工资一般及其主体范畴发展谱系》,载《社会科学动态》2025年第3期)。

  ——三篇文章主题的共同指向是矛盾起点的问题。关于“周易学”,其实就是去掉书名号的《周易》。所谓“周易学之谜”,就是学科建设之谜。所谓:“《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相遇的学科基础乃是中华辩证法”;所谓:“‘结构和危机’是《资本论》第二卷的两大议题”;所谓:“工资一般是破解‘资产阶级三位一体公式’逻辑的理论利器,它的思想价值在于将工资从分配形态推进到研究对象的整体层面予以建构。”

  ——真正死了的学术应当是“讲坛社会主义”或“讲坛资本主义”。但凡立足历史,就会有真正的发现!但凡立足文化,就会有真正的科学!但凡立足《资本论》,就会有真正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学术!马克思主义需要介绍和宣传,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和中华典籍本身却需要真正地懂行,且能汇融它们。在这种场景,多一些学术上的行家里手——共同携起手来,对探索社会主义逻辑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一)

  《资本论》是一部具有理论科学意义的史书:“三卷体”向“四卷体”的结构体例过渡充分彰显这一性质。理论部分的每一卷均由矛盾作为起点书写至矛盾结果。以至于《资本论》的结构方法决不局限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或单一主题的逻辑演绎,或结构形式的递推运动,而是总秩序推进意义的整体逻辑。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