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伟:资本幽灵的谱系学


  资本幽灵的谱系学

  ——劳动力商品的“前世”“今生”“来世”

  按语:本文选自《<资本论>第一卷唯物史观原理解析——马克思逝世140周年之际历史发生学基本理论探究》第五部分,即全文结论。该文载《政治经济学研究》2023年第4期P109-134,第五部分原标题名称为《资本幽灵的谱系学总结:劳动力商品的“前世”“今生”“来世”》。

  相关阅读:

  许光伟| 阶级者与唯物史观主体:《资本论》第一卷唯物史观原理解析

  许光伟:何谓阶级者 

 

  (一)

  《资本论》创作是马克思的毕生事业,为一同化生成的理论建构进程。为了求得资本的唯物史观知识,马克思毅然选择历史学家的工作身份,所得到第一个完整的工作结果即是著名的六册计划。由于每一册均被设定为“主体”,就相应由该主体化来的知行合一结构出发。这样做的好处是,比较容易实现理论历史和知识结构的统一。就像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决不是对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个别或零碎的批判,而以在联系中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和有机结构的社会历史规律为目的,同步实现对全部经济学文献的批判。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致力于现实诠释。与之不同,替代它的《资本论》直接是从矛盾出发,从矛盾工具出发因而也就是从对对象主体的历史批判出发,从“商品两仪”出发。

  这样经济的社会形态就被完整地独立出来,乃至《商品》成了一个独立的创作——作为经济的社会形态“理论导论”,从中取出幽灵知识——商品价值,成功解决了唯物史观知识命题的现实羽化问题。并且,经济的社会形态和物质生产对象之所以是统一的,在于它是社会形态的“主体承担者”,即其核心的构件。

1.jpg

  (二)

  然则,何谓知识?主体→结构→知识之谓也。然主体向结构的转化,必得有矛盾规定性做中介,与此同时,结构以知识为自己的承接亦得有系统的中介形态。一言以蔽之,知识何以练成?“主体—矛盾—结构—系统—知识”之谓也。知识何来?经之,纬之,行之,知之,乃执行幽灵学同物象学和现象学路线斗争的结果(见图2)。

  图2 再生产“阶级者”之问:由“主体”而“阶级—统治—剥削—拜物教”的结构系统

  可见,形式逻辑只是知识工具,革命的形式并非源自形式逻辑本身,而源自系统工具、矛盾工具。主体者历史世界也,结构者现实世界也;主体——自在而自由,结构——矛盾而系统。资本既是主体也是结构,演绎了史上最为壮观的主体运动和阶级斗争场面,展示了最为繁复曲折的知识画面与科学景观。

查看余下9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