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堡骏:坚持“消灭私有制”理论不动摇,民营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2024-05-02 2153 7
作者: 丁堡骏 来源: 昆仑策

1.jpg

  (一)

  据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2024年第4期学术简报报道,活跃在我们理论界的一些重要人物,他们借着《中国民营经济论》出版发行举行研讨会,一致认为共产党人所主张的“消灭私有制”理论与民营经济发展是根本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是中国共产党人要主动放弃“消灭私有制”理论。

  那位“资深”著名经济学家将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都归结为“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严重滞后”。为此,他又重弹他从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通往奴役道路》中抄袭来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他的那个根本历史观的错误,我早就批判过了,这里不再赘述。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结出两个可供选择的前途:要么是法治市场经济(其实是所谓的法治资本主义),要么就是权贵资本主义。他明确表明自己赞成第一方案。他强调要在竞争领域铲除作为权贵资本主义基础的制国有经济。从这一政治立场出发,他又进一步提出政治改革的目标,即建立资产阶级宪政和公民社会。

  另一位头顶经济学家帽子的政府前官员,则提出要“把工业革命初期的私有制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托企业家才能、优化配置资源的民营企业区分开来”,“把企业家与资本家区分开来”,“把企业家才能的特殊贡献和价值与剥削区分开来”。他在这里,一方面通过将马克思所揭示的以剩余价值剥削者为本质规定的资本主义企业和资本家贬低为所谓“工业革命初期的私有制企业”和企业家,进而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另一方面又通过将中国现在大量存在的以剥削剩余价值为主要特征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美化成“依托企业家才能、优化配置资源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进而也是要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之后,他提出要从政治的高度突破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的界限,“明确企业家才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非常稀缺和宝贵的资源,以企业家才能为依托的各类企业,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社会基础。”我们要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如果单纯放弃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依靠以剥削剩余价值为根本目的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能够达到“让全体劳动人民都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奋斗目标”吗?

  那位热衷于经济理论创新的教授自然又有机会宣扬他的所谓广义价值论了。他认为,人们“担心公有制主体地位被削弱和动摇,这种担心、忧虑和质疑囿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和剥削理论,他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理由是因为坚信公有制可以消除剥削,而反对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理由也恰恰是因为坚信私有制必然导致剥削。”这位教授自信满满地认为,只要强调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可以创造价值,就可以将私有制和剥削这对“孪生兄弟”切割开来,这就是他的广义价值论。这样我们就可以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而不为传统劳动价值论所困了。对于这位先生的所谓广义价值论,早就有马克思主义学者指出了它的思想源头:所谓的广义价值论不过是亚当·斯密《国富论》中就有的潜藏在劳动价值论之中的庸俗成分,后来由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鼻祖让·萨伊将其分离出来,发展成为一个庸俗经济学理论。因此,这种广义价值论的发明专利权,既不在这位教授,也不在那位G姓教授,而在庸俗经济学家萨伊。拾前人牙慧,这算什么创新?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所谓的“民营经济”,为了回避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而编造出来的经济形式。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而言,所谓的“民营经济”其实指的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
1条回复
盼铁成钢致国家统计局:赞成依“国际惯例”统计、发布相关的经济数据,更应该依据宪法、遵循“两个毫不动摇”的大政方针对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发布。
10个月前•湖南   10回复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共产党人抹杀了阶级斗争只有死路一条!
0条回复
文章标题在表演“即当又立”?
0条回复
社会主义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必须的条件。只要违反这一条件,就别谈社会主义了。
0条回复
在中国,“民营经济”是资本私有制的代名词。“消灭私有制才能发展民营经济”的提法在逻辑上是不说不通的。
0条回复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两者是尖锐对立的,其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谁混淆了两者的斗争,谁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坚决把消灭私有制的斗争进行到底!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