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只有战争的淘汰才最具有说服力
声势浩大的俄乌战争已经打过二年多了,这场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为人们提供了观察信息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现代化战争的鲜活案例。现如今人们都很热衷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纷纷从不同的视角予以归纳提炼,各有各的道理。笔者认为,其中不可忽视甚至核心的一点,是战争突出的淘汰性,越是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越具有强烈的淘汰效应。俄乌战争在这方面就表现得相当充分。
首先,在政治上淘汰一批人
简单地说,现如今俄罗斯政治舞台上那批亲美亲西方的人基本上已经淘汰,不但难以继续呼风唤雨活跃在社会生活中,甚至还不得不转入地下或者冬眠起来。个别的还被踢下地狱,譬如著名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等。一些原来具有两面倾向的人,也不得不以空前坚决的面貌展现于世,否则也难以立足,譬如著名的梅德韦杰夫等。俄乌战争打了两年之后给俄罗斯所带来突出的政治效果,就是实现了“清一色”,达成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总统普京在政治上获得高度的认可认同,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题中应有之义了。
其次,经济上也淘汰一批人
总体而言,俄罗斯几十年来私有化改革进程中起家的那些新兴暴发户大致上全军覆没,而那些依附西方资本主义体系而成为金融寡头的现代买办们更是遭受一场没顶之灾,被俄罗斯总统普京十分轻蔑地称之为“耗材”。现在,这些人已经不只是损失惨重那么简单,而是已经被排除在俄罗斯新的经济建设进程之外。战争中的俄罗斯经济开启了新一轮的发展,但这其中已经没有那些风云人物的位置。他们被排除在外,已经客观地被淘汰清理出去了。
最后,军事上所淘汰无能之徒更多更醒目
和平与战争转换过程对军人有怎样的冲击,俄罗斯有丰富历史经验。卫国战争时期的苏军作战部长什捷缅科大将在其回忆录里面讲过这样一句传播广泛的名言,“战争到来,首先要淘汰一批和平时期的将军”。现如今历史可谓惊人的相似,一大批不适应战争的和平将军又在俄罗斯原形毕露了。譬如,俄罗斯有些海军部队简直无能到家了,庞大的黑海舰队居然在乌克兰一些小型无人袭击艇的打击下失去招架之功而遭受惨重的损失。这样的事实真是令人瞠目结舌。事实上,只要在主要舰艇周边拉起一些渔民用来海上养殖的网箱,都可以有效保护舰艇不受无人小艇的袭击,可是他们居然就连这一点也都做不到。可见一些和平将军战时是多么无能,被淘汰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不独俄罗斯如此,任何国家的武装力量都是这样。譬如,一战结束后到二战爆发,也仅仅才三十年的时间,当年法国那些声名显赫的元帅们就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某种程度上看。美国、英国也都如此。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