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树松:世界上只有两个人


  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一个哲人和一个常人。

  哲人的面孔是富有厚重的,从他那稳如泰山的神色中,隐隐地透出可以足以证明超越一切的博大胸怀的精气。

  哲人的思维放射着日光般温暖、透彻,且又灿烂的光芒,在照亮世界的同时也着照亮了自己。

  哲人,从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也从不因功倨傲。

  哲人的双目犹如两眼智慧的源泉,深邃、沉静、活跃、敏睿而又充满着慈祥。

  哲人的语言,很少很少,可只要他说一句话,便可震动整个世界。他那稳健而有序的行为,足以证明他就是顶天立地的万物缔造者与主宰者。

  哲人永远走在社会的最前面,他超越时空,先知先觉,导引着社会永远向前!他的步伐、身影及诸行为往往是常人所认为的狂妄、模糊、甚至执拗而不可理解。

  哲人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没有私伙,也不知“名利”是什么样的东西。他受着常人的猛烈攻击却无动于衷,安然的面孔上,总是带着发自内心的爱的不动声色地微笑。因为,他的心里涌动着宇宙和生命,世界早在他的把握之中。

  如此,常人视他是孤寂的、痛苦的。但他却活的很自在,总有一股回眸俯瞰天下的气概,令常人望尘莫及、生畏叹妒。

  哲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充满着斑斓的影像和神秘的玄奥,做为哲人自身来说,这一切又都是真实的。

  常人在哲人的引领下,一旦经历了哲人内心世界的真实之后,哲人却早把常人远远地落在身后,这也难怪常人常常抱怨于哲人。

  哲人的智慧浩渺无边,哲人的思维是广大而邃远,哲人对天下的感化气能是无可匹敌的。而哲人的“表现”却是一以贯之,是常人眼中的“冷漠”与“执拗”。因为,哲人对常人追求功名利禄不屑一顾,以自身的言行诠释着“大智若愚”和大公无私。

  常人的面孔是轻薄的,常常泛着一层虚蒙善变的尘光。

  常人的眼珠是灵活的,时时闪烁着一种鼠目般的机警,无时无刻不在洞察着社会上“势利”的隙豁。一旦有机可乘,他会立即奋不顾身地扑上去。他的思维及认识,是发生在与事物触觉之后“外感”的偏见上,可以轻率地否定一切,也可以轻率地肯定一切。他在事物干扰(牵动)下发生的行为,时时处在一种乱而无序、顾此失彼之中。

  常人有着不厌其烦的絮语,而他的语言是在舌尖上甩出来的,随着唾星挥发地无影无踪。

  常人整日为了夺取名利而忙忙碌碌并怨声载道,且又善于虚情笼络。

  虽然,懵懵懂懂的常人一直在追随哲人的脚步向前走,却硬说路是自己开出来的。他洋洋自得地安享在哲人为他创造的环境中,却依然指责哲人太吝啬、执拗,没有施舍。

  常人的目光短浅而狭窄到竟连自己的眼睫毛都看不到,却看清了哲人的睫毛。

  常人禁不住世间的诱惑,在名利场中搏击,到头来却是两手空空。他明知自己的堕后,却偏偏又要抱怨哲人走的太快。

  常人眼中的哲人,永远是一个庞大危然的傲慢者。

  若以“形”而论哲人与常人的话,哲人似乎是“渺小”的(个体),但心中容纳着宇宙和生命,凝聚着大自然的力量,哲人的思想、精神与亲情永远布施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常人却是一个“庞然大物”了(昏蒙的群体),心中蒙昧却只有索取和怨怼。

  常人是一个盲目力量的散乱群体,哲人以身体力行感化常人,为常人输入灵魂与思想。常人的心窍一旦豁然,吸纳了哲人的灵魂和接受了哲人的思想,就会明白精神的作用,变得心底光明通彻,力量凝聚而有了迸发的目的和方向,从而宇宙(世界)就会变得透亮、生命的价值随之会无限的升华……

  (朱树松·2019年9月7日重新修订;原题:“哲人与常人”,收录在2005年6月中国文史出版社·朱树松著《闲言碎语》)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