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不要遗忘中医——张伯礼院士喊出了我们的心声
今日看到人民日报在3月3日专访张伯礼院士的报告,张院士在最后殷切地提醒:疫情过后也别遗忘了中医药。笔者看到这里,一股巨大的心酸涌上喉头,瞬间泪奔。
从疫情发生到现在,笔者看到的张伯礼院士,是冷静自持的,是克制有礼的,是虚怀若谷的。
每次接受采访,张院士从来都是说中西医结合,丝毫不排斥西医。同时也一直在默默地努力,维护中医的地位,建中医方舱医院,用无一例转重症的成绩来展示关口前移中中医药的重要意义。以救人为第一目的,设置对照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0死亡对比纯西医治疗5.6%死亡率,来为中医正名。在西医占据主要话语权的如今,张院士等中医人说的不多,但却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医人的医术医道。比起某些被神化的院士,总在中医做出成绩之时,抛出几句似是而非之语,让广大群众陷入迷境。两相对此,天壤之别。原因在哪里?就是那句话:心底无私天地宽!
中国的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中医药起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起到了高于西医的作用,虽然在公众面前,你们不能这么说,因为在你们心里大爱无疆,治病救人从来都是第一位的。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出现过的大医,哪一位不是如此,医德上可谓之大爱,医术追求上可道一个“痴”字,为何?因为大医精诚,刻不能忘,仁爱之心,深入骨血。
我们期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然,近几十年来,中医沦落,路人皆知。被中医护佑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中,涌现了大批的中医黑,高级一点的,用科学做武器,大多数的,是跟风,以此彰显自己的文明进步。现在的很多人,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越来越多地崇尚享乐主义,崇尚快餐文化,人心浮躁,失了一颗明智之心,评判一件事一个人,流于表面。这些,直接影响了大量的吃瓜群众,群众的眼睛似乎很多已不再明亮!
医疗制度的改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变,中医人才教育的改变,让中医的分化产生了巨大的裂缝,民间中医的传承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有人说,高手在民间,还有人说,中医毁于江湖骗子,更有人说,好中医难寻。我们是不是该问一句:为什么啊?
为什么好中医难寻?为什么出现“江湖骗子”?为什么中医的传承那么难了?
中医的沦落绝不是主动为之的!
从近代赫赫有名的《中医废止案》开始,一些人亡中医之心就未曾停歇。那个时候推崇西医的人还较为“单纯”,在以疗效为标准的擂台赛中败下阵来。再往后,那些人找到了更厉害的武器——市场、钞票和利润,以此来攻击中医,中医由此败下阵来。中医历来唯医道医术为上,讲市场讲经济有违医道,又岂是尔等的对手?好在后来,毛主席力挽狂澜,救中医于水火。推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中西医结合(西医学中医)的运动,制定了一项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赤脚医生制度,让医学回归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大道之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